[实用新型]汽车遮阳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8447.2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学斌 |
主分类号: | B60J11/08 | 分类号: | B60J1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 杰 |
地址: | 430015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的防护装置,具体讲是一种能有效防止太阳光直射汽车车内的汽车遮阳罩。
背景技术
各种现代小汽车,车前、车后两块玻璃坡度小、面积大,虽然能减少空气的阻力及对驾驶视线有利,但是,也造成了太阳光对车内直射面积大的问题。在夏季炎热地区,由于玻璃面积大,无法阻挡太阳光对车内的直射,造成车内温度过高。为维持车内的舒适温度,汽车必须打开空调降低车内温度,车内温度愈高,空调工作的负荷愈大,消耗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也愈高,从而增加了汽油的消耗。另外,太阳光对车内直射也会影响汽车驾驶员的视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改变现有汽车结构的情况下,既能有效防止太阳光对车内大面积的直射,又不增加汽车的空气阻力,同时也不影响驾驶视线效果的汽车遮阳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托架和遮阳叶片构成,其特点是:托架设置在汽车玻璃两端的固定支架上,遮阳叶片设置在托架上。
上述托架为开有滑槽的长形条构成,长形条上设置有与玻璃两端固定支架相配合固定的托架固定孔和与遮阳叶片相配合固定的叶片固定孔;遮阳叶片由叶片支架、叶片和折叠杆构成,叶片支架上设置有与托架上滑槽相配合的滑舌,遮阳叶片设置在叶片支架的一端,叶片支架的另一端与叶片之间设置折叠杆。
上述遮阳叶片的数量至少一片。
对于托架上设置有多个叶片的,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其托架设置在汽车玻璃两端固定支架上部的1/2-2/3处。
对于托架上设置有多个叶片的,在设置有折叠杆的遮阳叶片顶端固定有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与其他叶片的顶端相互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汽车玻璃上遮阳罩,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驾驶人员对外景观察的效果,对行车安全不构成任何危险的前提下,防止因太阳光直射造成车内温度升高问题的发生,从而减轻车载空调使用的负荷,达到减少发动机对空调的功率输出,减少汽油消耗的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遮阳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玻璃、2-托架、2.1-托架固定孔、2.2-滑槽、2.3-叶片固定孔、3-汽车玻璃固定支架、4-遮阳叶片、5-折叠杆、6-叶片支架、6.1-滑舌,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汽车前后两块玻璃的外侧,车前遮阳叶片遮挡玻璃上方占车前整个玻璃2/3的面积,车后遮阳叶片遮挡车后玻璃的全部面积。驾驶员通过车前玻璃下方未遮挡的玻璃及玻璃上部遮阳叶片的间隙观察汽车前行的外景,通过车后遮阳叶片的间隙观察车后的外景。实验证明,小汽车加装遮阳罩之后,丝毫不影响驾驶人员对外景观察的效果,对行车安全不构成任何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是:在夏季装上托架,在不需要的季节,可卸下托架。将遮阳叶片分别(多个遮阳叶片)插入托架上的滑槽并与之固定。操作折叠杆,使叶片的角度与驾驶人员的视线达到最佳,即视线阻挡最小,汽车即可上路行驶。夜间开车也可卸下遮阳罩。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汽车装上遮阳罩之后,并经过折叠杆调整叶片的角度,使驾驶员视线达到最佳,对于多叶片的遮阳罩,当折叠杆调整叶片的角度时,其他叶片由于连接杆的作用,也随着设置有折叠杆的遮阳叶片同时进行调整,保证了安全驾驶汽车所必需的视觉效果。同时,由于遮阳罩的作用,汽车前玻璃的2/3面积被遮挡,汽车后玻璃全部被遮挡,即太阳光在前玻璃直射的面积较未装遮阳罩之前减少了2/3,在后玻璃直射的面积较未装百叶窗之前减少了100%,从而使车内因太阳光直射产生的温度及辐射得到大幅度降低。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学斌,未经熊学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8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绞盘机的离合机构
- 下一篇:高效节能旋流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