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除尘气体放散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8206.8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毛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麦琴斯达电子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2 | 分类号: | C21B7/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气体 放散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粉尘含量气体放散消声器,具体是一种能自动清除粉尘积聚的高效的气体放散消声器。
背景技术
高炉荒煤气均压放散需要在短时间完成气体的放散(5-8秒),气流速度高,放散时间短,因此需要较大的放散通流能力,由于高炉荒煤气均压放散时夹带有高含量的粉尘,因此采用小孔喷注或扩散节流等常规的有效的放散消声方式都容易形成堵塞,通常只能采用阻性消声等方式,由于阻性消声放散喷口面积大,源噪声功率高,难以用经济的手段将噪声降到环境标准要求的水平,一直是行业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上述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自除尘气体放散消声器,本消声器通过综合采用小孔喷注、节流扩散、阻性消声等多种手段,既有效保证了消声器的放散速度,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消声效果,实测可达到30分贝以上。而且通过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消声器可在线进行粉尘的自清除,较好的解决了粉尘堵塞的问题,消声器材料全部选用不锈钢材料,保证了消声器的酸蚀问题,完全保证了消声器与主体设备的同寿命。
自除尘气体放散消声器,包括左、右两段结构,左段为喷注节流扩散段,右段为阻性消声段,消声器的气体进口设计在消声器左上侧,消声器的气体出口设计在消声器右上端,消声器的右段安装含有吸声片的阻性消声器,消声器的左段结构为:在气体进口处下依次安装二块小孔喷注板、、三块节流扩散板,并在各小孔喷注板和节流扩散板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旋转除尘刷,旋转除尘刷通过主轴和联轴器与电机相连,主轴通过上轴承、下轴承和密封器固定在消声器上、下端壁上,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排污口,进水阀、排污阀、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在下轴承上安装一隔板,防止污水腐蚀下轴承;在底部气体通道的左、右两段交界处安装一隔水板,防止水随气体带进阻性消声器。
气体从水平方向进入消声器的扩张室,降压消声后,经第一块小孔喷注板的小孔喷注消声,消声量约12分贝,经第二块小孔喷注板的小孔喷注消声,消声量约5分贝,然后经三块节流扩散板消声,消声量约7分贝,气体进入阻性消声器底部扩张腔,减速消声,进入阻性消声器通道消声,消声量约11分贝,最后进入大气放散,总消声能力约35分贝。
消声器通流面积采用逐级增大,最小通流能力等于放散管面积的1.2倍,最大通流能力为放散管通流面积的8倍,出口流速5-8m/s,充分保证了煤气的快速放散。
由于消声器采用正反双流向的消声结构,其中喷注节流扩散段采用气体垂直下行的反流结构,该段为气流高速段,煤气粉尘易形成板结,通过反向结构,限制煤气粉尘只能在多孔板的上表面积聚,下表面受重力的影响不易积聚粉尘,喷注节流扩散段设置有多个旋转除尘刷,在煤气放散间歇时,周期性对积聚在多孔板上表面的粉尘进行旋转刷洗,刷洗时,从该段顶部喷水管喷下的水,在旋转除尘刷的推动下,带走多孔板上的粉尘,逐级向下流下,最后从下部的污水排放管排除,始终保证了多孔板的通畅。
在阻性消声段采用垂直向上的正流结构,气流的速度仅5-8米/秒,在吸声片的表面已难以形成冲击板结堵塞,粉尘含量已大幅降低,通常仅有少量的虚附粉尘,这些粉尘在切换时的脉冲气流的作用下,不断得到清除,保证了该段始终处于正常状况。
消声器的进水阀、排污阀、电机由控制器控制动作,可根据不同的切换周期和用户要求的放散状况进行控制调整,保障最佳的自清除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我公司针对煤气放散设计开发的独创结构,是行业目前含尘气体放散消声效果最好的消声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两段结构,左、右两段的底部为气体通道,左段为喷注节流扩散段,右段为阻性消声段,消声器的气体进口设计在消声器左上侧,消声器的气体出口设计在消声器右上端,消声器的右段安装含有吸声片11的阻性消声器,消声器的左段结构为:在气体进口处下依次安装二块小孔喷注板1、三块节流扩散板2,并在各小孔喷注板和节流扩散板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旋转除尘刷12,旋转除尘刷12通过主轴3和联轴器8与电机7相连,主轴3通过上轴承4、下轴承5和密封器6固定在消声器上、下端壁上,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排污口,进水阀9、排污阀10、电机7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在下轴承上安装一隔板13,防止污水腐蚀下轴承;在底部气体通道的左、右两段交界处安装一隔水板14,防止水随气体带进阻性消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麦琴斯达电子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麦琴斯达电子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8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