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旋转防偏磨扶正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7383.4 | 申请日: | 200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60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芬;江佑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新科石油机械配件厂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饶建华 |
| 地址: | 435000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防偏磨 扶正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机械装置,是用于减少抽油杆与油管壁之间磨损用的一种自旋转防偏磨扶正器。
(二)背景技术:我国目前的采油井,大部分是斜井且多数处于开采中期和晚期,负荷大,防止杆管偏磨尤其重要,扶正器的使用量大,使用前景看好。目前使用的扶正器有多种多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原扶正体沟槽倾斜角度小于20°,或为直槽,不能保证液体介质在扶正体中流动所产生的力使扶正体旋转;2.原扶正体两端无齿,使扶正器要么是旋动无序或者是旋动不能停止。使扶正体的磨损不均匀,使用寿命不长,从而不能起到防偏磨的效果。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扶正器旋动无序或者旋动不能停止,致使扶正体的磨损不均匀,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旋转防偏磨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扶正器进行改进,本扶正器包括有心轴,心轴的中部装有扶正体,扶正体外壁开有沟槽,心轴的两端设计有左右止位套,其特征是:a.所述扶正体两端面呈直锯齿形,且两端面的锯齿互为反向倾斜,在左右止位套面对扶正体的端面上设计有直锯齿,与扶正体形成棘轮式结构;b.所述扶正体外壁上所开的沟槽为25°~45°升角的螺旋槽。
为确保扶正器的扶正体有序旋转,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扶正体两端的直锯齿齿尖在轴线上相互错位。并且所述左右两个止位套上的直锯齿齿数一多一少。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该扶正器连接在抽油杆上,在油管中往复运动时,液体介质在扶正体的倾斜沟槽中流动产生推力使扶正器转动。两端齿状结构的作用是使扶正体在不旋转时仍能少许转动,扶正体的材料是利用高强度耐磨塑料注射成型,螺旋槽升角在25°~45°之间,扶正体与油管壁接触使扶正器磨损,而减少抽油杆与油管的磨损,以达到防偏磨的目的。利用直锯齿和螺旋槽使扶正体旋转而均匀磨损,以达到使用寿命长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减少抽油杆与油管的磨损,防止偏磨,使用寿命长,相对成本低的特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中:1-左止位套,2-直锯齿,3-心轴,4-直锯齿,5-扶正体,6-螺旋槽,7-直锯齿,8-直锯齿,9-右止位套。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普通扶正器的基本结构,包括有一心轴3,心轴3的中部套装扶正体5,心轴3的两端固定装有左、右止位套1和9,其改进是:所述扶正体5的两端面分别制有八个直锯齿4和7,且两端面的锯齿4和7互为反向倾斜(以保证扶正体5始终朝一个方向旋转),并将两端锯齿的齿尖在轴线上相互错位布置,确保有序旋转。所述左右止位套1和9面对扶正体的端面上制有直锯齿2和8,与扶正体5形成棘轮式结构,其中左止位套1上制有八个直锯齿2,而右止位套9上有四个直锯齿8,一多一少以确保扶正器有序旋转(当然制成相同的齿数也是可行的),本实施方案中,所述扶正体5的外壁上还开有四条螺旋槽6,其螺旋升角设计为25°~4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新科石油机械配件厂,未经黄石市新科石油机械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7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