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元素电动汽车专用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67136.4 | 申请日: | 200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曹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青山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襄樊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灵芬 |
| 地址: | 441800湖北省保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电动汽车 专用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元素电动汽车专用电池,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二次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电池:有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有镍氢、镍隔、铅酸、太阳能、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理、三元电池,使用在摩托车、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等。由于小容量、小功率、低效率,需采用多块串联电池来增加功率和容量,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由于每块电池的内阻不同容量不同,组装在一起使用,影响电池的性能,衰减过快,使用时不安全,不能充分发挥电池的作用,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多元素、大功率、大容量,比能量、比效率高的电动汽车专用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达500~600公里的电动汽车专用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池包括外壳和电池内芯,电池内芯由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相隔,负极片将正极片包住叠加而成,再由塑料膜包裹装入外壳;在电池外壳的盖上固定有与电池盖相绝缘的正、负极柱,正、负极柱分别与正、负极片电连接;在电池盖上正、负极柱之间安装有防爆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采用三层复合膜相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正、负极柱与电池盖之间加有绝缘垫套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正、负极柱与正、负极片之间采用不锈钢螺栓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说的防爆阀上留有防爆孔和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外壳为方柱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电压高,单体电池额定电压3.7V,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无记忆效应,寿命长,正常工作条件下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500次,至1000次,可以快速充电,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1-2小时,采用恒压、恒流、涓流充电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外壳1和电池内芯4,电池外壳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成方柱形,其上的底2和盖3采用激光焊接在外壳1上,根据电动汽车的大小可设计不同体积和容量的电池;电池内芯4由正、负极片6、5之间加隔膜7相隔,负极片5将正极片6包住叠加垫压而成,正、负极片6、5之间的隔膜7采用40mm三层复合膜相隔,整个电池内芯4用PE膜8包裹装入外壳1内,正极片6采用锂、镍、钴、锰、磷、钒等多种元素的材料配比制作,负极片5采用导电碳黑、石墨等材料制作;在电池外壳1的盖3上固定有与盖3相绝缘的正、负极柱9、10,正、负极柱9、10采用不锈钢螺母18固定在盖3上,正负极柱9、10分别与正、负极片6、5电连接,采用不锈钢螺栓11固定连接,正极柱9采用铝质材料,负极柱10采用铜质材料制作,正、负极柱9、10与电池盖3之间采用PE、PP绝缘垫套12、13绝缘和密封圈14密封,再用不锈钢螺母18紧固、激光焊接、封壳;在电池盖3的中心处正、负极柱9、10之间安装有安全防爆阀15,防爆阀15采用不锈钢或PE、PP材料制作,在防爆阀15上留有防爆孔16和排气孔17,防爆孔16用于注入电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青山,未经曹青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7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童车
- 下一篇:耐磨防滑合成纤维吊装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