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密铸造旋转式制壳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6749.6 | 申请日: | 2008-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13/08 | 分类号: | B22C13/08;B22C9/12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秀英 |
| 地址: | 442700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铸造 旋转 式制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铸造旋转式制壳机。
背景技术
国内行业现行的精密铸造大型零件由于受尺寸约束无法在传统链带式流水线上装载,其制壳工艺均为手工操作。具体手工制壳操作过程简述如下:
大型的蜡模组通过手工蘸浆后再进行手工撒砂或埋砂,然后再手工板运到硬化(硬化槽为立方体槽式结构)硬化,硬化一定时间后手工逐个提起,悬挂在硬化槽上方的钢梁上进行干燥,干燥一定时间后进入下一个手工蘸浆、撒砂、硬化、干燥的操作循环。
为节约场地,蘸浆、撒砂用的涂料搅拌桶和浮砂机都在硬化槽的一侧,硬化槽跨度较长,操作工人在蘸浆、撒砂、硬化干燥时需逐个将模组来回搬运,来回走动不仅工人劳动强度高,而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型模组手工制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密铸造旋转式制壳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精密铸造旋转式制壳机,由两个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钢管连轴、一个传递动力的大链轮、多个吊篮、电动机、电机控制柜、水玻璃硬化槽、热蒸汽罩等部件构成;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通过钢管连轴连接;两个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对应轮辐中间安装有吊篮,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的每个边上都装有吊篮;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靠大链轮驱动,钢管连轴两端支撑在支架上,大链轮安装在一个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的一侧,大链轮与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固定连接在钢管连轴上,链轮与电动机连接的齿轮咬合运转;硬化槽置于钢管连轴正下方;电动机配有控制柜,控制柜按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机定时启动,驱动链轮带动大转盘按一定周期运转。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在多边形辘式大转盘之间的钢管连轴的上方设有蒸汽吹风罩。
工作工程:硬化槽置于钢管连轴正下方,吊篮依次浸入硬化槽,大链轮停止转动一段时间,吊篮内的模组在硬化槽内硬化一段时间;继续旋转链轮时,硬化过的模组从硬化槽转出并开始干燥,紧挨着未硬化的吊篮模组进入硬化槽;硬化槽深度和宽度根据硬化时间和干燥时间设计。冬季为达到模组干燥的温度要求,上方的蒸汽吹风罩可以吹蒸汽保证干燥时间和温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除上料是人工外,其余制壳过程都是自动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P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精密铸造旋转式制壳机,由两个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1、钢管连轴2、一个传递动力的大链轮5、吊篮3、电动机4、控制柜7、硬化槽9、构成;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1通过钢管连轴2连接,每个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1由若干轮辐夹一定角呈放射形支撑;两个多边形辘式大转盘1对应轮辐中间安装有吊篮3,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的每个边上都装有吊篮3;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1靠大链轮5驱动,钢管连轴2两端支撑在支架8上,大链轮5安装在一个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1的一侧,大链轮5与正多边形辘式大转盘固定连接在钢管连轴2上,大链轮5与电动机4连接的齿轮咬合运转;硬化槽9置于钢管连轴正下方;电动机4配有控制柜7,控制柜7按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机定时启动,驱动链轮带动大转盘按一定周期运转。硬化槽9设置在地坑10中。
如图1所示,冬季为达到干燥的温度要求,在多边形辘式大转盘之间的钢管连轴的上方可设有蒸汽吹风罩(图1中没有表示出来,在此以文字说明)。蒸汽吹风罩可以吹蒸汽保证干燥时间和温度。
安装精密铸造旋转式制壳机后,搅拌桶和浮砂机都紧挨着放置,操作人员将模组涂料、撒砂后,转身就能把模组放置在吊篮,由电机按设定程序控制吊篮的升降,完成一层涂料的硬化和干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去除椎间盘组织的往复式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