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式缆控深潜器导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6482.0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勋;张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C11/34 | 分类号: | B63C11/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式缆控深潜器导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布放和回收缆控深潜器(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简称ROV)的导接头,属于科考船舶的布放与回收深潜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潜器分成四类:缆控无人深潜器,简称ROV,可以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长时间、大功率的水下作业;深海拖曳测绘系统,简称TMS,由母船拖曳航行,适用于拖带水声装置进行全局性大面积的海底地形地貌测绘;无人无缆自治深潜器,又称自治水下机器人,简称AUV,可以水下预编程航行,适用于区域性详细勘查;载人深潜器,简称HOV,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ROV和TMS为与水面母船之间有缆的深潜器,AUV和HOV则为无缆潜器。布放和回收是深潜器潜水作业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深潜器安全使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该项任务是由母船上的布放回收装置完成的。对布放回收装置的基本要求是:能适应恶劣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安全、可靠地工作,能保护深潜器不受损坏。导接头是深潜器与布放回收装置之间的吊放连接接口,即布放回收装置通过导接头与深潜器相连,实施对深潜器的布放和回收。
ROV除艇体外还包括与其相连的脐带缆,脐带缆与艇体之间通常为固定连接是不可拆卸的。为此,目前在船上一般都为ROV配置专用的布放回收装置,即将ROV与布放回收装置通过导接头相连后成为功能单一的ROV专用的布放回收装置。在一艘科学考察船上,需要安放的科学考察设备和仪器很多,甲板空间十分宝贵,专用的ROV布放回收装置不仅占用甲板过多,而且还降低了布放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和母船的航次使用效率。如果将ROV的专用布放回收装置设计成通用化,即该装置可以同时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深潜器的布放回收,则母船的航次利用效率将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拆式缆控深潜器导接头,它不仅能使缆控深潜器与布放回收装置方便的连接和分离,而且导接头自身能从布放回收装置上方便地拆下和装上,以提高布放回收装置的通用性和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盘形构架,盘形构架的中部开设有导向孔,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盘形构架的上方导向孔的两侧安设有吊板,吊板的上端设置销轴孔,在盘形构架的一侧开设使构架外侧与导向孔贯通的脐带缆槽并配置活动连接板,在盘形构架的两侧还设置有抗横摇阻尼件连接基座,抗横摇阻尼件连接基座的端头设有连接销孔。
按上述方案,在所述盘形构架的下端设置底盘,底盘上安设有缓冲垫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设在布放回收装置和深潜器之间,其中吊板上的销轴孔通过销轴与布放回收装置的升降柱相连接,两侧抗横摇阻尼件连接基座的连接销孔与布放回收装置上的阻尼器相接,将深潜器的脐带缆穿过脐带缆槽进入导向孔,再用螺栓锁紧活动连接板,即完成导接头的安装。当深潜器浮出水面准备上吊时,导接头下端底盘的缓冲垫圈与深潜器的上端头相接触,起缓冲作用,并通过抗横摇阻尼件阻止深潜器的横摆和晃荡,通过脐带缆的收放实现深潜器的平稳布放和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不仅能够完成缆控深潜器的布放回收,而且能使缆控深潜器与布放回收装置方便的连接和分离;2.导接头可从布放回收装置方便的装上和拆卸,以便其它导接头的安设,这样提高了布放回收装置的通用性和使用效率,使布放回收装置可以同时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深潜器的布放回收,从而使母船的航次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及使用状态图,上下双点划线部分分别表示布放回收装置和缆控深潜器。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包括有盘形构架1,为焊接结构件,盘形构架的中部开设有导向孔2,导向孔呈锥形,用以穿装和引导深潜器上的脐带缆4,在盘形构架的上方导向孔的两侧安设有吊板3,吊板的上端设置销轴孔,通过销轴孔使导接头与布放回收装置的升降柱相连接,在盘形构架的一侧开设使构架外侧与导向孔2贯通的脐带缆槽7并上下配置活动连接板8,在近导向孔的脐带缆槽处还设置有活动挡板12,在盘形构架一侧吊板的下方两侧各伸出一段悬臂10,悬臂的端头设置有抗横摇阻尼件连接基座5,抗横摇阻尼件连接基座的端头设有连接销孔,通过连接销孔与布放回收装置上的阻尼器相接,起止荡抗摆作用;在盘形构架的下端设置底盘9,底盘上安设有缓冲垫圈6,缓冲垫圈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为不连续环状空心结构,可由橡胶制成,通过螺栓连接在构架1上,在收、放缆控深潜器时提供缓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