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套快速拆卸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6436.0 | 申请日: | 200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童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春辉 |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速 |
| 地址: | 430080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套 快速 拆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件装卸工具,具体是指一种气缸套快速拆卸器。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气缸套外表面与冷却水长期直接接触,水温比较高,容易产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使气缸套外表面产生汽蚀而损坏,气缸套与机体接触的部分由于冷却水的渗入发生锈蚀现象,使得气缸套与机体结成一体,不易拆卸,而气缸套又是一种易损部件,需要经常拆卸更换或维修。在拆卸发动机的气缸套时,由于没有较好的工具,拆卸比较困难。通常的做法是敲击法和拉拔法。敲击法:需要检修人员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手拿一根长铁棒,将其一端从机体底部伸入气缸套下缘,另一人使用大锤敲击铁棒的另一端,靠冲击力将气缸套打出。气缸套经受单边的冲击力后,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形,就算外观较为完好,也不能再利用,同时如果掌握不好,还容易伤及机体,使缸套承孔破裂,致使机体损坏或报废;拉拔法:原来也有拉拔器,但结构不合理,比较笨重,费工费时,使用时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在机体上部控制拉拔器的拉杆伸入机体的深度,另一人将挡板从机体下部检视窗中卡在拉杆上,并用螺母紧固,在安装挡板的过程中,还要将挡板的边缘与气缸套内孔卡正,比较麻烦。安装好挡板后另一人旋转拉杆将气缸套拔出。此拉拔器体积较大,比较笨重,其挡板与拉杆分离,操作一次,就需进行一次拆卸装,特别是安装时,由于结构上的原因,眼睛看不见,需要手伸进机体摸索进行,一只手扶挡板,同时还要去上螺帽,很是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工时用于拆卸发动机气缸套的快速拆卸器。
所述气缸套快速拆卸器包括拉杆8、挡板11、支撑板3、支撑套4各部件,支撑板3的中央开有通孔12,两端开有定位安装槽,拉杆上设有外螺纹,拉杆8穿过支撑板3,支撑板3两端设有支撑套4,其特征是:拉杆8下端通过圆柱销9装有一可绕其转动的活动连接头10、可更换的挡板11;或者直接装有可绕其转动的一体式活动挡板11。拉杆8上端设有一起拔螺母1,起拔螺母1的底面与支撑板3的上表面接触或通过减磨垫2接触。
由于拉杆8与活动连接头10、挡板11是通过圆柱销9装配在一起的,且可0°~90°转动,所以避免了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将手伸入机体中进行挡板的安装,可以直接从气缸套顶部将拆卸器伸入套内进行操作,如此便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发动机的检修时间,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并能确保安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工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更换的挡板俯视图,
图3是一体式活动挡板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示,所述气缸套快速拆卸器包括拉杆8、活动连接头10、挡板11、支撑板3、支撑套4各部件,支撑板3的中央开有通孔12,两端各设有一条安装槽,拉杆8上设有外螺纹,拉杆8穿过支撑板3,支撑板两端设有支撑套4,拉杆8下端通过圆柱销9装有一可绕其转动的活动连接头10、挡板11。如图2示,挡板11为腰鼓形,中间开有螺孔13,挡板11与活动转接头10螺纹连接。如图3示,挡板11也可设计为活动连接头10、挡板11一体活动式,通过挡板1上的圆柱销孔14将其直接装在圆柱销9。如此可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挡板,即可适应拆卸不同大小气缸套的要求。
拉杆8上端设有一起拔螺母1,起拔螺母1的底面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接触或通过减磨垫2接触。支撑套4一端装在支撑板3上,另一端支撑在待拆卸的气缸套的机体6上表面,支撑板3与支撑套4也可以穿过机体6之间的缸盖螺栓5上支撑在机体表面,支撑板3上可设置用于移动安装支撑套4的安装槽,如此可便于拆卸不同大小气缸套的要求。
将挡板随拆卸器从气缸套的上面直接进入机体,到位后,靠自重自动转向,再向上拉起找准气缸套下缘位置,挡板11挡在气缸套的下沿边上,旋紧拆卸器上方的起拔螺母1就可以将气缸套拔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春辉,未经童春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