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室用叶组配方专用盒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6432.2 | 申请日: | 200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1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张耀华;王波;丁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 坚 |
| 地址: | 430040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用叶组 配方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行业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叶组配方的专用盒形器具。
背景技术
叶组配方设计是卷烟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配方维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述叶组配方是指将若干种(一般为30种以内)的单料烟叶以不同的比例配制为100%而成。叶组配方的成熟与否,对下步的香精香料配方、掺兑配方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将单料烟叶经过单独评价后,配制为叶组配方是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评吸验证的工作。现有技术中,叶组配方实验大致可描述为:按照比例用量,分别将单料烟叶逐一配制为叶组配方的过程。一般将各种单料烟逐一放在干净的白纸上(或盘、盒、桌面等),配制完后再称重验证。为了得到一种合适的叶组成配方,这种叶组配方的配制过程,通常会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为了能直接的对比评吸,试验时还常常需要列出两个以上的叶组配方方案,平行进行配制过程。从上述情况看出,叶组配方配制工作量相当大,现有技术的上述配方工作存在许多缺陷:1、不便于计数,配方中有几十个单料烟,容易漏配单料烟,造成叶组配制不全;2、容易配错比例;3、需要连续操作,中途暂停会增加配制出错几率;4、补配困难,由于所配单料烟都放在一起,若发现有错,找到错配单料烟叶也很难进行补配,通常只能将配好的烟丝倒掉重新再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叶组配方专用盒,它配制时便于计数,不易出错,能阶段性工作,补配容易,可保证配方的正确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用本专用盒,可快速且高质量地完成配叶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实验室用叶组配方专用盒由盒体和盒盖组成,盒体内腔中设置有分隔条将内腔分隔成多个格间,盒体的底板通过槽榫结构与盒体活动连接。所述的盒体和盒盖之间是通过活动连接结构活动连接的。所述的盒盖的背面上端设置有夹持器,下部设置有格间标识图。所述的底板上表面与格间相重合的部位设置有与格间标识图相同的标识。所述的盒体上端面设置有与夹持器大小尺寸相配合的凹陷。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方便。可提高配制效率和质量,也大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的开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盒体;2—盒盖;3—活动连接结构;4—分隔条;5—格间;6—底板;7—夹持器;8—叶组配方单;9—格间标识图;10—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专用盒是长方体的,由盒体1和盒盖2组成。附图2所示,盒体1和盒盖2通过活动连接结构3活动连接为一体,盒盖2可方便开合。盒体1内腔中设置有分隔条4,将内腔分隔为多个格间5,每个格间5放置一种单料烟叶。盒体1底面的底板6是抽拉式的,当各格间5中的单料烟叶全部配完后,只要打开此底板6,即可取出已配好的叶组配方,既方便又快捷。附图3所示为开盖的俯视图,在此例中有30个格间5,在底板6的每个格间5的位置上都标识着从1到30的数字,此标识与盒盖2上的格间标识图上的标识相一致。使用本专用盒时,将叶组配方单8夹持在夹持器7上,按照叶组配方单8上的数据进行配制,分别将各种单料烟叶放入格间5内,一种单料烟叶对应一个格间5,便于计数。格间5分布与格间标识图9一致,利于某单料烟叶错配后的定向纠错。由于盒盖上有叶组配方单8,暂停时盖上盒盖即可保存,也方便暂停后重新配制。本实用新型还方便多个平行叶组配方同时配制,如有不同叶组的配方中,含有多数相同的单料烟叶,每个叶组使用一个配方专用盒,即可将多个配方同时配制,提高了配制的效率和精度,保证了配制的质量。凹陷10的设置,可保证盒盖2与盒体1之间的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转向系统新型转向油泵
- 下一篇:一种电子轮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