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6051.4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文显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显文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321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培养基 拌料 灭菌 接种 装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特别是食用菌发酵的核心技术。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微生物,是微生物中的大型真菌,食用菌产业是属于“白色农业”的新兴产业,它的生产技术与种植业和养殖业均有很大的不同,技术核心是发酵。食用菌通过对培养基的发酵,从培养基中吸取营养和能量,然后生产出食用菌的子实体(俗称菇子或蘑菇)。
当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是在实验室手工操作和一家一户作坊式小生产的基础发展起来的,目前的生产技术还处在小型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相结合的阶段,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材料的粉碎——配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
其中拌料到接种的四道工序需要四台设备,培养基往返搬运多次,既费工,又生产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是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将拌料、灭菌、接种、装袋等多台单机和手工操作工艺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体机,用—台设备代替了四台设备,四道工序在—台设备里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包括拌料桶体,拌料桶体1上盖3上有进料门4和排气管及控制阀5,拌料桶体底部有出料口6;拌料桶体1的中心轴位置装有为螺旋形搅拌器2,螺旋形搅拌器2有外壳2.1,外壳2.1上口有伞形散料器2.2,伞形散料器2.2的外沿与拌料桶体1有落料间隔,外壳2.1下口有环形进料口2.3;在拌料桶体1下部有灭菌加热蒸汽进入管及控制阀8。
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拌料桶体1底部有出料口6与装料器7连接,装料器7是螺旋输送机。
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拌料桶体1上盖3上有测温器10。
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拌料桶体1上部为园筒形,下部为锥形;拌料桶体1外面为保温层1.1。
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拌料桶体1上盖3上有接种口9。
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装料器7首端有接种口7.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减少了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2、减少了生产场地。
3、在同一设备内完成多道工序,减少了工序间连接的人工。
4、在同一设备内完成多道工序,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5、在同一设备内完成多道工序,减少了受杂菌污染的机率。
6、减少了相应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基拌料、灭菌、接种、装袋设备结构包括:拌料桶体1上盖3上有进料门4、接种口9、测温器10、和排气管及控制阀5,拌料桶体底部有出料口6;拌料桶体1的中心轴位置装有为螺旋形搅拌器2,螺旋形搅拌器2有外壳2.1,外壳2.1上口有伞形散料器2.2,伞形散料器2.2的外沿与拌料桶体1有落料间隔,外壳2.1下口有环形进料口2.3,2.4是螺旋形搅拌器的驱动装置;在拌料桶体1下部有灭菌加热蒸汽进入管及控制阀8。
拌料桶体1上部为园筒形,下部为锥形;拌料桶体1外面为保温层1.1。
拌料桶体1底部有出料口6与装料器7连接,装料器7是螺旋输送机,为水平安装。7.1是装料器7的驱动装置,7.2是装料口。接种口也可以设在装料器7首端,如接种口7.3。
拌料桶体1上部为园筒形,下部为锥形;拌料桶体1外面为保温层1.1。
设备的工作过程是:
食用菌培养基由上盖3上的进料门4加入,落入到拌料桶体1的下部,经环形进料口2.3进入螺旋搅拌器2,经螺旋搅拌器2提升并搅拌,由螺旋搅拌器的上口出来,经伞形散料器2.2分散,再下落到锥体下部,又重新进行一次搅拌提升,直到搅拌均匀。
搅拌均匀后,由下部灭菌加热蒸汽进入管及控制阀8加热蒸汽,直到达到灭菌要求,停止输入蒸汽,让料冷却。
料冷却后由盖上部接种口9或装料器7首端的接种口7.3加入菌种,经与培养基混合后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显文,未经文显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促动器的自对中联轴器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