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把脱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5572.8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3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希中 |
主分类号: | A47L13/59 | 分类号: | A47L13/59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戎;涂洁 |
地址: | 430022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把 脱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拖把脱水器。
背景技术
用拖把清洗地面时,需反复水洗后脱水,以清洗拖布上的污垢和避免拖布吸水过多,而使用人工脱水费时费力,且存在卫生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各式拖把脱水装置,一种是双滚筒扎压方式,使用较为费时费力,脱水效果欠佳;还有一种为杆板挤压的方式,由于是通过初始作用力为横向用力,存在整个装置重心不稳容易翻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卫生、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脱水效果好的拖把脱水器。
技术方案包括架体、作用力瓦和反作用力瓦构成的夹压装置和连杆装置,所述架体包括主立柱、副立柱和连接主立柱及副立柱的底梁,副立柱与反作用力瓦固接,所述主立柱与着力手柄的下端铰接,着力手柄通过连杆装置与作用力瓦活动铰接。
所述作用力瓦下端与限位框的一侧铰接,限位框的另一侧与副立柱铰接。
所述连杆装置包括导力杆和联导杆,其中,所述导力杆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着力手柄和联导杆上,所述联导杆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作用力瓦背面和主力柱上。
所述作用力瓦背面设有集合联件,集合联件的下端与限位框的一侧铰接,所述联导杆的上端与集合件铰接。
所述作用力瓦和/或反作用力瓦内面为内凹的弧面。
所述作用力瓦和/或反作用力瓦内面设有多个凸块或网格或栅状开口。
所述底梁上设有顶面开口的集水盒。
所述集水盒顶面为斜面广口。
所述集水盒底部设有排水口。
着力手柄通过连杆装置将力传给作用力瓦,使作用力瓦向反作用力瓦的方向运动,配合固定在副立柱上的反作用力瓦共同对位于两瓦之间的拖布产生夹压力。作用力瓦下端与限位框的一侧铰接,限位框的另一侧与副立柱铰接,利用限位框对作用力瓦下行空间进行限位导向,使其在下行时能与反作用力瓦位置对应,不会出现偏离。
本实用新型中连杆装置采用双连杆结构,改变现有着力手柄的横向用力方向为纵向用力,用力下压着力手柄时,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重心不稳翻倒的情况。另一方面,利用省力杠杆的原理,将导力杆两端分别与着力手柄和联导杆铰接,如将导力杆上端铰接在着力手柄的中部或下部,下端铰接在联导杆的上部或中部,可大大减少着力手柄下压力度,同时提高了作用力瓦和反作用力瓦间的夹压力度,省力的同时脱水效果好。
为增加作用力瓦与其它部件的稳定连接关系,在作用力瓦背面设集合联件,作用力瓦通过集合联件分别与联导杆上端及限位框的一侧铰接。
所述作用力瓦和反作用力瓦内面最好为内凹的弧面,使拖把的拖布能方便的被包拢其间,集中脱水。进一步的,所述内面可设有多个凸块或网格或栅状开口,在夹压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作用力瓦和反作用力瓦与拖布接触点的局部压强,提高脱水效果。
所述集水盒可以是顶面开口的各种形状,用于收集拖布被挤压出来的水。将集水盒顶面制成斜面广口,以增加接水面积,防止拖布被挤压时水花过大溅出集水盒外。进一步的,在集水盒底部还可设置排水口,排水口可通过水管与下水道连通,所述集水盒可固定或活动安装在底梁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着力手柄用力方向下,重心稳、不易翻倒,且对拖把的拖布脱水效果好、省时省力,可用于公共场所或家庭的拖把脱水,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立柱、2-底梁、3-副立柱、4-横担脚、5-反作用力瓦、6-作用力瓦、7-限位方框、8-着力手柄、9-导力杆、10-联导杆、11-提手、12-集合联件、13-集水盒、14-排水口、15-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希中,未经张希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5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IN总线的现场中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芯三通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