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BCF加捻的直捻/倍捻两用电锭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5380.7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7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汪斌;张凡群;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4 | 分类号: | D01H7/04;D01H7/8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bcf 加捻 倍捻两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BCF(Bulked Continuous Filament,即蓬化变形长丝)加捻的直捻/倍捻两用电锭。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用于BCF加捻的锭子为锭带传动方式:机头箱内的主电机驱动锭子传动轴,锭子传动轴通过锭带驱动锭子转动。锭速的改变通过更换带轮完成。锭带传动方式存在改变锭速麻烦、工作量大、不同锭子间锭速差异大、锭子下方空间被占用而难以清洁维护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BCF加捻的直捻/倍捻两用电锭,电锭驱动可使调节锭速方便快速、锭速一致性好、电锭下方空间占用较小而易于清洁维护,且电锭可作直捻/倍捻两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BCF加捻的直捻/倍捻两用电锭:空心锭杆13由一个锭子电机8直接驱动,储纱盘14套在空心锭杆13上并通过螺钉紧固,瓷管座组件31安装在储纱盘14中心,储纱盘14上方依次为加捻盘15和平衡环16,三者通过螺钉紧固为一体。大轴承11和小轴承12安装在空心锭杆13上且位于加捻盘15和平衡环16的上方,轴承座17套在大轴承11和小轴承12上,锭罐结合件18紧套在轴承座17上,锭罐结合件18的下端外侧装有磁铁10,电锭安装板7及与其相对的底板32上各装有两块磁铁9,四块磁铁9与锭罐结合件18下端外侧的磁铁10相互吸引以确保空心锭杆13转动时锭罐结合件18能够不转。张力组件19安装于锭罐结合件18的内孔,喂入卷装20放在锭罐结合件18内,上罩22扣在锭罐结合件18上,内纱张力器23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罩22的内侧上端。
锭子通过四个螺钉固定在电锭安装板7的铅垂面上。喷嘴6装在锭子的最下端,喷嘴6与弯头5、短管4、弯头3、长管2共同组成外纱管道。
倍捻锭子与直捻锭子相比:不需要喷嘴6、弯头5、短管4、弯头3、长管2等共同组成的外纱管道,也不需要上罩22和内纱张力器23,仅在张力组件19的上半段增加了上钢胆28、下钢胆27及锭翼29。因此,通过更换以上几种零件,即可方便地进行倍捻和直捻的转换,即电锭可作直捻/倍捻两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锭速调节方便快速、锭速一致性好、电锭下方空间占用较小而易于清洁维护,且电锭可作直捻/倍捻两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捻电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倍捻电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兼做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捻电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BCF加捻的直捻/倍捻两用电锭:空心锭杆13由一个锭子电机8直接驱动,空心锭杆为中空结构,作为直捻和倍捻时的纱线通道。储纱盘14套在空心锭杆13上并通过螺钉紧固,瓷管座组件31安装在储纱盘14中心,其作用是将空心锭杆13的中空通路一分为二并构成互不相通的直捻和倍捻纱道。储纱盘14上方依次为加捻盘15和平衡环16,三者通过螺钉紧固为一体。大轴承11和小轴承12安装在空心锭杆13上且位于加捻盘15和平衡环16的上方,轴承座17套在大轴承11和小轴承12上,锭罐结合件18紧套在轴承座17上。锭罐结合件18的下端外侧装有磁铁10,电锭安装板7及与其相对的底板32上各装有两块磁铁9,四块磁铁9与锭罐结合件18下端外侧的磁铁10相互吸引以确保空心锭杆13转动时锭罐结合件18能够不转。张力组件19安装于锭罐结合件18的内孔,喂入卷装20放在锭罐结合件18内。上罩22扣在锭罐结合件18上,内纱张力器23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罩22的内侧上端。
锭子通过四个螺钉固定在电锭安装板7的铅垂面上。喷嘴6装在锭子的最下端,喷嘴6与弯头5、短管4、弯头3、长管2共同组成外纱管道。
直捻时,外纱1依靠负压依次通过长管2、弯头3、短管4、弯头5、喷嘴6进入空心锭杆13的内孔,在瓷管座组件31的弯头处转弯并沿储纱盘14的一个径向孔来到储纱盘14外。由于储纱盘14和加捻盘15的转动,外纱1在储纱盘14的外圆面上形成一定的包围角后,紧贴加捻盘15的外圆弧面形成气圈26,气圈26的上端为处于锭子轴心延长线上的瓷眼24。锭子纱21从喂入卷装20引出,绕过内纱张力器23向上,与外纱在瓷眼24处会合加捻,形成瓷眼24以上的直捻纱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未经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5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阻气膜
- 下一篇:发电厂四管自立式钢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