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的伺服系统多配件综合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5134.1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4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皮体斌;唐国庆;徐晓辉;周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7/24 | 分类号: | A63H27/24;A63H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承锦;杨海燕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遥控 模型 飞机 伺服系统 配件 综合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电遥控飞机模型,特别是涉及直升飞机模型的无线电遥控飞机模型的固定伺服机构零部件(如:伺服电机、接收机、陀螺仪、电源、速度/转速传感器......)的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无线电遥控的直升飞机模型,是将无线电遥控的伺服机构零部件(如:伺服电机、接收机、陀螺仪、电源、速度/转速传感器......)固定在两块可完全分离的定位板上,再把这两块定位板在多处用支撑件连接,固定这两块定位板相对位置,使各个伺服机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能固定。主安弊端有:
1,这种多处用支撑件定位定位板,在固定螺丝松动后,两块定位板相位置可能活动,从而影响各个伺服机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能固定,造成无线电遥控领域的模型相关产品不能正常工作,造成飞机飞行故障,甚至造成事故。
2,在整个模型产品上相对地分散安装,机械结构传动不够确实,导致总体调整的繁琐。
3,安装复杂,信号、电源线路干涉、线路出问题很不容易查找且错乱。
4,维修不方便,拆换其中一件,就会造成整个伺服机构、机械结构中大部分元、器件重新安装、调试。
5,故障点查找困难,且排除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使各个伺服机构零部件及控制相关的电子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固定,机械结构传动稳定,维修拆换方便的无线电遥控伺服系统机构零部件的无线电遥控系统飞机模型构零部件及控制相关的电子器件综合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
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的多配件综合支架,包括一个多孔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多孔的框架分为右多孔的框架和左多孔的框架;
右多孔的框架上方是右上大孔,右上大孔的右边设有右边槽,中间是右中部小孔,下方是凹面向外的右下弧形槽,右边槽和右下弧形槽设有六方形螺柱孔,右上大孔的右上外边支撑板和右中隔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定位孔和低位定位孔;右上外边支撑板的外表面设有系线钩;右下弧形槽与右边槽结合部位有一个小凹陷框。
左多孔的框架上方是左上方孔,中间是左中部孔,下方是左下小盒,左上方孔的左上转角处有左转角凸柱,左中部孔的上、下左中隔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定位孔,左中部孔和左下小盒的左边设有梯形框,并且梯形框的背面还有一个对称的梯形框。
右下弧形槽设有三个六方形螺柱孔,右边槽二个设有六方形螺柱孔。
右上外边支撑板和右中隔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二个定位孔和二个低位定位孔。
左中部孔的上、下左中隔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二个定位孔。
上述各结构的作用如下:
1、右多孔的框架:多孔伺服器安装座;
2、左多孔的框架:多孔电子设备器安装座;
3、右上大孔:三颗伺服器合并安装孔位(升降、俯仰、横侧三颗伺服器);
4、右中部小孔:方向伺服器安装孔位;
5、右下弧形槽:与机身连接过渡段的下部分;
6、右边槽:与机身连接过渡段的上部分;
7、六方形螺柱孔:支架与机身连接用的螺柱孔;
8、右上外边支撑板:三颗伺服器安装孔的上边框;
9、右中隔支撑板:三颗伺服器安装孔的下边框;
10、定位孔:伺服器安装定位孔;
11、低位定位孔:伺服器安装低位置定位孔;
12、系线钩:伺服器电线系留定位连接钩;
13、左上方孔:陀螺仪安装孔位;
14、左中部孔:油门控制器安装孔位;
15、左下小盒:电源开关安装孔位;
16、左中隔支撑板:油门控制器边框;
17、梯形框:电子设备器安装框;
18、左转角孔:头罩减震胶套安装座;
19、小凹陷框:转速控制传感器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用形状固定、任何情况不发生形变的多孔的框架代替可能发生形变的现有多根用支撑柱固定在两块定位板的合成式框架。使安装在多孔的框架的任何伺服系统机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因无线电遥控的飞机模型的碰撞或坠毁而变位置,以及部件的损坏,为各伺服系统机构零部件之的机械传动提供了可靠保障。由于多孔的框架上固定的各伺服系统机构零部件是开放式的,要从多孔的框架上安装、拆下各伺服系统机构零部件非常方便,这特别适合无线电遥控的直升飞机模型常常要维修的要求。并且还具有如下优点:
①革新了传统的无线电遥控模型接收/伺服系统;
②模块化了整体搭载无线电遥控模型接收/伺服系统;
③优化了伺服电机的装配的结构;
④模块化的无线电遥控模型接收/伺服系统适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5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