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浇注墙体用支模立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4744.X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平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墙体 用支模 立柱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注墙体用支模立柱。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建筑墙体就地成型施工以及其它类似建筑施工中,往往需要采用模板进行搭建形成由两侧模板构成的墙体浇注型腔,然后进行浇注固化以形成就地成型墙体。然而,由于需成型的墙体的尺寸较大,加之无固定支撑物,模板的定位和固定是十分麻烦的难题,采用现有的捆绑等方法进行固定,费时费力,不但辛苦且成本高,效率低,因而应用推广都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墙体浇注时固定模板所存在的设备结构复杂,费时费力、成本高、操作麻烦等设计不合理带来的技术难题,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率高的浇注墙体用模板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浇注墙体用支模立柱,为带有千斤顶装置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撑杆和底部的千斤顶构成,撑杆的底端与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撑杆上设定有螺旋紧固器或与模板通孔配合的通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插杆,插杆与撑杆承插或螺纹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千斤顶为螺旋式千斤顶、液压式千斤顶、杠杆式千斤顶、斜面式千斤顶或电动式千斤顶。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缩调节杆、带圆槽的底座和旋转装置构成,其中,撑杆的底端与伸缩调节杆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伸缩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与底座上的圆槽相配合的活动圆球,旋转装置设置在伸缩调节杆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缩调节杆、轴承、轴承座和旋转装置构成,其中,撑杆的底端与伸缩调节杆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伸缩调节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旋转装置设置在伸缩调节杆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带有千斤顶装置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撑杆和底部的液压式千斤顶构成,撑杆的底端与液压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带有千斤顶装置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撑杆和底部的杠杆式千斤顶构成,撑杆的底端与杠杆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带有千斤顶装置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撑杆和底部的斜面式千斤顶构成,撑杆的底端与斜面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带有千斤顶装置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撑杆和底部的电动式千斤顶构成,撑杆的底端与电动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人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来的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案,以螺旋式千斤顶支模立柱为例,使用时,将底座间隔一定距离放在需要浇注的墙体的定位线上,将伸缩调节杆端圆球与底座上的圆槽嵌合,调节伸缩调节杆螺纹,使撑杆的顶部牢牢地顶在上横梁上,当撑杆的高度不够时,可在其顶部增添插杆,多根支模立柱排列固定即形成了模板固定用的支撑栏杆,较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而现有技术采用钢管为支模立柱,需要工人扶持直至支模立柱与背楞通过捆绑或扣件固定在一起后才能放手,整个支模过程不仅操作十分麻烦和困难,需要很多工人,耗时耗力,同样面积的墙体,原来需七、八个工人操作五、六个小时,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时只需三个工人操作一、两个小时,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类似常用的汽车用千斤顶,但本实用新型打破常规巧妙地将千斤顶的原理应用于建筑模板的固定,并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如底座的设置使定位更方便、准确,插杆的增设使固定高度可以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支模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模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撑杆;2.插杆;3.伸缩调节杆;4.底座;5.旋转装置;6.圆球;7.轴承;8.轴承座;9.支模立柱;10.模板;11.墙体厚度定尺件;12.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例的浇注墙体用支模立柱,如图一所示,为带有千斤顶装置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撑杆1和底部的千斤顶构成,撑杆1的底端与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撑杆1的顶端设置有插杆2,插杆2与撑杆1承插或螺纹配合。千斤顶为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缩调节杆3、带圆槽的底座4和旋转装置5构成,其中,撑杆1的底端与伸缩调节杆3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伸缩调节杆3的底端设置有与底座4上的圆槽相配合的活动圆球6,旋转装置5为设置在伸缩调节杆3上的孔,通过插入孔中的铁杆使伸缩调节杆3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平,未经杨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流传热漩流二次雾化引风冷却塔
- 下一篇:配偶拱形连锁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