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输送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4563.7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8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代廷勋;许金华;何兵;刘建军;刘从伟;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瑞云环境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2 | 分类号: | F04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滴灌 系统 输送 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输送水泵。
背景技术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在滴灌系统中,所用水需要利用输送水泵将水输送到储水池内,储水池通过与干管、支管和毛管连接和分布,实现向土壤供水的功能。
现有的滴灌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力作为输送水泵的动力能源,但是,对于用于丘陵地带的灌溉系统,特别是用于丘陵地带高速公路中绿化带的灌溉系统,如果采用电力作为动力能源,存在电线布局成本高、建设难度大的问题;另外,现有的水泵转速与动力设备的转速相同,因此动力设备不能满足丘陵地带的滴灌系统对水源输送的扬程和输送距离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丘陵地带的滴灌系统对水源输送的扬程和输送距离的要求的用于滴灌系统的输送水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输送水泵,包括柴油机和水泵,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带动柴油机带轮转动,水泵具有水泵带轮,水泵带轮通过传送带由柴油机带轮带动转动,所述柴油机带轮的直径大于水泵带轮的直径。
所述柴油机带轮与水泵带轮的转速比为分别为2200r/min、2900r/min。
所述柴油机、水泵均焊接固定在机组焊接底座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备替换电力带动的动力设备,便于在丘陵地带构建滴灌系统,不需要建造供电站和供电系统,节约了成本,并且提高了构建滴灌系统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水泵的柴油机带轮的直径大于水泵带轮的直径,因此转动时水泵带轮的转速大于柴油机带轮的转速,相对于同功率的其他柴油机或电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水泵具有更高的扬程和输送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柴油机带轮,2-柴油机,3-水泵,4-水泵带轮,5-传送带,6-闸阀和止回阀,7-压力表,8-取水水源,9-机组焊接底座,10-橡胶吸水管,11-带滤网底阀,12-弯头与水平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滴灌系统的输送水泵包括柴油机2和水泵3,柴油机2作为动力装置带动柴油机带轮1转动,水泵3具有水泵带轮4,水泵带轮4通过传送带5由柴油机带轮1带动转动,所述柴油机带轮1的直径大于水泵带轮4的直径,柴油机带轮1与水泵带轮4的转速比为分别为2200r/min、2900r/min。
本实用新型的的输送水泵用于高速公路滴灌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
一、滴灌系统基本数据:
1、泵房:
(1)取水水源:海拔289m
(2)泵房基准:海拔291m
(3)路面:海拔298m
2、水池
(1)水池高程:海拔303m
(2)水池与水面:14m
(3)水池与泵房距离:7350m
二、供水流量的确定
考虑泵房与最远一个水池的距离为7350m,拟采用小流量、长距离、长时间供水的运行方式,目的是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初步选择供水流量Q供=8m3/h,灌溉期间每天连续运行12小时。则3#泵站日供水能力96m3
三、管材质确定
采用PE80级聚乙烯管,公称压力1.25MPa,管糙率n=0.008
四、管径计算
d=(4Q/πv)11/2 取v=1.5m/s
≈0.043m =43mm
考虑3#泵房至K28+900水池距离为7350m,为了减少水力损失,取管径φ75(外径)、实际内径d实=61.4mm
校核流速:v实=0.67m/s
五、水力计算
考虑泵房至水池距离为7350m,水力损失最大,故按此段计算。
1.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计算结果:hf=54.84m
2.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瑞云环境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瑞云环境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源热泵系统垂直换热器管卡
- 下一篇:抽油井光杆润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