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离合螺丝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4471.9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伟 |
主分类号: | B25B15/02 | 分类号: | B25B15/02;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螺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半离合螺丝刀。
背景技术
用螺丝刀旋螺钉时,每旋一圈就需要将刀口抽出螺钉槽,转动方向后再将刀口对准螺钉槽,重新插入后继续旋转,这样的操作很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旋螺钉的中途不需将刀口抽出螺钉槽的半离合螺丝刀。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半离合螺丝刀由刀柄、刀把、刀把套、弹簧和刀座组成。刀把的底部有一圆柱形盲孔。刀把底部的环形面有多个圆心角相同、坡度相同且均同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坡向的扇形斜面。刀把套的纵向有一具有台阶的通孔,此通孔上大下小,直径较小的一段的孔径与刀把底部的盲孔孔径刀把相同。刀把套的通孔的台阶面具有和刀把底面环形面相同数量和相同形状的扇形斜面。刀柄与刀把为同轴心的一个整体,刀把套套在刀把上,且与刀把成动配合关系。刀座处于刀把套的底部,与刀把套以螺纹方式连接。弹簧处于刀把下端的盲孔与刀把套的通孔的下半部所组成的圆柱形空间内。
使用时,握住刀把套向前施力使刀把套的通孔台阶处的多个扇形斜面与刀把底部环形面的多个扇形斜面相互咬合,转动刀把套可带动刀柄转动。当手减小对刀把套的纵向力时,刀把套在弹簧的作用下,其通孔台阶处离开刀把,此时可反方向转动刀把套后,为下一次旋转刀柄作准备。整个过程中,刀口无需从螺钉槽中抽出。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省去了将多次将螺丝刀的刀口从螺钉槽中抽出这一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半离合螺丝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轴杆 2.轴套 3.刀轴 4.扩刀 5.扭簧 6.出刀口 7.缩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半离合螺丝刀由刀柄1、刀把2、刀把套3、弹簧4和刀座5组成。
刀把2的底部有一圆柱形盲孔。刀把2底部的环形面有多个圆心角相同、坡度相同且均同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坡向的扇形斜面。
刀把套3的纵向有一具有台阶的通孔,此通孔上大下小,直径较小的一段的孔径与刀把2底部的盲孔孔径刀把2相同。刀把套3的通孔的台阶面具有和刀把2底面环形面相同数量和相同形状的扇形斜面。
刀柄1与刀把2为同轴心的一个整体,刀把套3套在刀把2上,且与刀把2成动配合关系。刀座5处于刀把套3的底部,与刀把套3以螺纹方式连接。弹簧4处于刀把2下端的盲孔与刀把套3的通孔的下半部所组成的圆柱形空间内。
使用时,握住刀把套3向前施力使刀把套3的通孔台阶处的多个扇形斜面与刀把2底部环形面的多个扇形斜面相互咬合,转动刀把套3可带动刀柄1转动。当手减小对刀把套3的纵向力时,刀把套3在弹簧4的作用下,其通孔台阶处离开刀把2,此时可反方向转动刀把套3后,为下一次旋转刀柄1作准备。整个过程中,刀口无需从螺钉槽中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伟,未经梁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