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驾驶舱内的空调通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4439.0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尹卫红;张惊涛;李国太;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6 | 分类号: | B60H1/2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荔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驾驶舱 空调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通风空气的管道,特别涉及车辆驾驶室内空调空调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操作者的工作环境,很多施工机械的驾驶舱内都安装有空调。一般情况下,冷气或热气直接从空调的蒸发器吹出,不仅驾驶舱内温度变化慢,室内各处的温度冷热不均,而且很难满足前后玻璃窗的除霜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部分驾驶舱的空调配置了风道,但是这些风道比较单一且凸出在驾驶舱内,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影响操作者的活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驾驶舱内的空调通风装置。
车辆驾驶舱内的空调通风装置由主体风道3和出风装置组成,主体风道3置于驾驶舱地板的底部,进风口与空调器1的蒸发器前出风口直接连结,出风口与相应的出风装置连接,将冷风或热风引导至驾驶舱的地板底部,再通过驾驶舱内的出风装置将冷风或热风引入到各个需要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室内温度变化快,室内的温度均衡,占用的空间小,使驾驶舱整洁。
附图说明
图1车辆驾驶舱内的空调通风装置的结构图。
图2前部出风装置的结构图。
图3前部出风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主体风道的结构图。
图5图4的A向局部图。
图6主体风道的结构图。
图7中部出风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风道装置由主体风道3和出风装置组成,主体风道3置于驾驶舱地板的底部,进风口与空调器1的蒸发器前出风口直接连结,出风口与相应的出风装置连接,将冷风或热风引导至驾驶舱的地板底部,再通过驾驶舱内的出风装置将冷风或热风引入到各个需要的位置。由于空调的冷风或热风通过主体风道和出风装置送到驾驶舱的各个位置,使室内温度变化快且均衡。
由于一般操作者都是在驾驶舱的靠前的位置,空调器1置于驾驶舱的后部,地板底部的主体风道3将冷风或热风引到前部和中部,再分别通过一个前部出风装置2和两个中部出风装置4出风。
如图2、图3所示,前部出风装置主要形成一个箱体,有两个进风口21与下面的主体风道相连,风通过两个进风口21进入箱体,通过箱体的内部结构把进风进行再分配。风从不同的出风口出来实现不同的功能,在靠近前窗玻璃的几个出风口主要起到玻璃除霜的作用,其余风口从前部吹向驾驶室内的不同方向。
风道主体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风的流动畅通,主体风道采用流线型造型并配合驾驶舱的造型。为配合驾驶舱的底部形状且方便安装,可以将主体风道作成几个部分,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将主体风道分成五个部分,即两个前部出风口、两个中部出风口和主体风道本体,每部分之间通过密封后连成一个整体。
如图4、图6所示,在主体风道中,因进风口31的方向直接通向前部出风口管道32,使两个中部出风口33的风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改善中部的进风量,在风道中设一个分风板5,调节分到各出风口的风量。
在风道主体的每个出风口,风的方向由水平改为向上,风的方向改变为90度,所以每个出风口都是直角的,如图5所示,通过在B处设计合适的弧形能很好地起到引风、减小风阻的作用,保证驾驶舱内的风量。
中部出风道装置如图7,在每个中部风道上均有高低位置两个风口,可以实现不同位置的出风,同时该种风口可以调节方向,可以起到除霜的作用。
在出风装置上的所有风口均具有调向、关闭的特点,这样可根据需要进行开关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内,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作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夹层玻璃钢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锁具用弹子机的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