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麦播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4184.8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3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汪元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元生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立琼 |
地址: | 641418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麦播种器,尤其是一种人工小麦播种器。
背景技术
全国每年有3.5亿亩小麦种植面积,其中大部分为机械播种机代替了农民原始手工下种、下肥的播种方式,但仍然还有一部分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民是采用原始的手工下种、下肥的现状,先挖好窝,然后凭手指的感觉把装在布袋中的种子或化肥人工撒入窝中进行下种施肥,不仅费时费力,工效极低,也容易造成下入窝中的种粒和化肥不是太多就是太少,由于播撒不均匀,到苗期和抽穗期,麦地里青黄相接,或株杆太细或太少,影响了后期的收成和农民的收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播种均匀、播种效率高的小麦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小麦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筒、送料斗、输料管、背负箱,所述背负箱通过输料管与储料库相接,储料库与出料筒上部设置的送料斗固连,储料库的出料口与送料斗相对应,送料斗下部开有与出料筒相通的出料口,所述送料斗内还设置有与弹簧复位装置相连的无底板的接料盒,接料盒与送料斗的出料口大小相适配,与弹簧固连的接料盒侧板上部外侧固连一块上盖板,上盖板与储料库的出料口的大小相适配。
所述接料盒的底部铰接有翻板。
所述与弹簧复位装置相连的接料盒的侧板下部为敞口,敞口两侧边的内侧设置可上下移动的调整板,调整板的下部铰接有翻板。
所述与调整板对应的接料斗处设有切口,切口内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顶板。
所述背负箱与输料管之间设置波纹管。
所述弹簧复位装置的弹簧一端固连在送料斗的侧壁,另一端与接料盒的侧板相连,所述弹簧上固连拉杆,拉杆通过拉线与输料管外壁固连的手柄或扳机连接。
所述储料库、接料盒内、送料斗出料口对应的设置有分料隔板。
采用以上结构的小麦播种机,需要播撒的种子、化肥放置在背负箱内,背负箱或挎或背在使用者身上,种子、化肥通过自然落差从输料管落入并储存在储料库内,当使用者拨动弹簧复位装置,遮盖在储料库出料口的上盖板退开,种子落入接料盒内,弹簧复位后,利用弹簧的回弹力,上盖板回位并重新封闭储料库出料口,接料盒被推入送料斗的出料口,种子从接料盒底部顺着送料斗的出料口落入出料筒,完成一窝的下种和施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送料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接料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拨动弹簧复位装置后接料斗内的接料盒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弹簧复位后接料斗内的接料盒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接料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接料盒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调整板上调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1出料筒,2接料盒,3弹簧,4储料库,5送料斗,6拉杆,7输料管,8波纹管,9手柄,10上盖板,11侧板,12调整板,13顶板,14翻板,15送料斗出料口,16拉线,1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9、如图1、2、3、4、5和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出料筒1、送料斗5、储料库4、输料管7、波纹管8、背负箱(图中未),所述背负箱通过波纹管与输料管相接,输料管与储料库相接,储料库与出料筒上部设置的送料斗螺栓紧固,储料库的出料口与送料斗相对应,送料斗下部开有与出料筒相通的出料口15,所述送料斗内还设置有接料盒2,接料盒与送料斗的出料口大小相适配。弹簧3一端与送料斗的侧壁固连,另一端与接料盒的侧板11相连,弹簧上固连拉杆6,拉杆通过拉线16与输料管外壁固连的手柄9或扳机连接。与弹簧固连的接料盒侧板11上部外侧固连一块与侧板垂直的上盖板10,上盖板与储料库的出料口的大小相适配,该侧板下部为敞口,敞口两侧边的内侧设置可上下移动的调整板12,调整板的下部铰接有翻板14,调整板可通过设置在侧板11上的滑槽内的螺钉进行移动定位。与调整板对应的接料斗处设有切口,切口内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顶板13。储料库、接料盒内、送料斗出料口还对应的设置有分料隔板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元生,未经汪元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