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压支撑滚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4031.3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7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裕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方 强 |
地址: | 6431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滚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装置,特别一种用于收割机的承压支撑滚轮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广泛应用的小型轮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使用时不能下深泥脚,烂泥状的水田中收割水稻,只能限制在浅泥脚(不超过200mm)和两季田中作业,使用范围极窄,经营效果极差。因此,这类机型目前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要广泛推广使用,其难度很大。2007.09.19,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轮履复合式行走机构”的发明专利(公告号:CN101036433),该机构包括底盘、动力、变速箱、主动行走轮、从动行走轮、履带,所述动力固定安装在底盘后端,在动力前方安装有变速箱,它的两侧有输出半轴,且其上相应安装有随轴转动的主动行走轮,所述底盘另一端安装有从动行走轴,且其上安装有从动行走轮,两轮的外周套装有平板履带。该机构相对于之前的收割机接地面积更大,不容易陷泥、爬坡性能强的优点,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履带本身重量较大,再加上机身的总体重量仍然有陷泥的危险,而且使用履带导致收割机转向困难,进一步导致操作困难,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轮式收割机在深泥脚或烂泥状的水稻田作业时易阻泥打滑、整机下陷以及履带式收割机转向困难、不易操作、使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收割机的承压支撑滚轮装置。本实用新型不易陷泥,而且转向灵活、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内容得以实现:
一种承压支撑滚轮装置,包括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由两个滚轮构成,所述滚轮之间通过滚轮轴连接;滚轮两侧的滚轮轴上设有U形臂,所述U形臂上设有调节立轴。
U形臂与滚轮轴之间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调节立轴与U形臂之间固定连接,U形臂与调节立轴连接处设有加强U形臂与调节立轴之间固定连接关系的加固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行走轮由两个滚轮构成,所述滚轮之间通过滚轮轴连接,增大了行走轮与底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行走轮对地面的压力,有效防止收割机陷泥,滚轮设置两个,空套在滚轮轴上,能灵活转动;U形臂与滚轮轴之间通过螺母固定,方便装卸;U形臂上设置调节立轴,可以针对不同的田地情况调节机身高度;形臂与调节立轴连接处设有加强U形臂与调节立轴之间固定连接关系的加固块,增强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承压支撑滚轮装置,包括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由两个滚轮1构成,所述滚轮1之间通过滚轮轴2连接;滚轮1两侧的滚轮轴2上设有U形臂3,所述U形臂3上设有调节立轴4。U形臂3与滚轮轴2之间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调节立轴4与U形臂3之间固定连接,U形臂3与调节立轴4连接处设有加强U形臂3与调节立轴4之间固定连接关系的加固块5。使用时,支承装置通过调节立轴4导装在柴油机架后端的轴套座上。调定需要的高度位置,用两颗销钉定位即可。收割机在水稻田中作业运行时,机子的重力和驱动运转所产生的反力矩大部分都将施加在滚轮2上,靠它来平衡整机的运行。作业不缠草,不下陷。随时保持整机平稳的工作。行走轮由两个滚轮1构成,滚轮1之间通过滚轮轴2连接,增大了行走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行走轮对地面的压力,有效防止收割机陷泥,滚轮1为两个,空套在滚轮轴2上,能灵活转动;U形臂3与滚轮轴2之间通过螺母固定,方便装卸;U形臂3上设置调节立轴4,可以针对不同的田地情况调节机身高度;U形臂3与调节立轴4连接处设有加强U形臂3与调节立轴4之间固定连接关系的加固块5,增强稳定性。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裕,未经黄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助力转向器中转阀阀芯结构
- 下一篇:玻璃钢拉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