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Z16J化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3518.X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华;方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志华;方锡林 |
主分类号: | F02M17/34 | 分类号: | F02M17/34;F02M17/36;F02M3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z16j 化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PZ16J化油器。
背景技术
已有的PZ16化油器,用于摩托车发动机,与发动机的连接方式为法兰式,用2只螺钉紧固,由于PZ16化油器外形和助动车发动机进气管结构的原因,用于助动车发动机时,装拆极不方便,而且由于助动车发动机排量小,化油器的怠速油量孔孔径很小(一般在φ0.3mm),极易被赃物堵塞而影响发动机的起动和怠速性能,基于以上几点不足,在PZ16化油器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PZ16J化油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它可通过化油器的进油系统中设有燃油过滤装置,从而使化油器进油通畅,便于拆下清洗的PZ16J化油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本体、浮子室、浮子、进油针阀、针阀座、主量孔、主喷管、怠速量孔、主量针、柱塞、阻风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化油器与发动机进气管间设有隔热衬套、密封垫,所述的化油器与发动机的安装方式为卡箍夹紧式。
其原助动车油箱与化油器之间的进油系统中设有一个燃油过滤装置。
所述的化油器用于助动车发动机。
与现有PZ16化油器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不仅构造简单,设计合理,起动性能高,有利于用于助动车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PZ16J化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有本体1、浮子室2、浮子3、进油针阀4、针阀座、主量孔5、主喷管6、怠速量孔7、主量针8、柱塞9、阻风门10组成,其特征在于:化油器与发动机进气管间设有隔热衬套11、密封垫13,所述的化油器与发动机的安装方式为卡箍夹紧式,用1只M5X25螺栓将化油器与发动机的进气管14夹紧,化油器装时用户可根据需要作微小转动,其原助动车油箱与化油器之间的进油系统中设有一个燃油过滤装置12。
所述的化油器用于助动车发动机。
当启动发动机时,关闭阻风门,将柱塞9上提,打开一定开度,这时由于发动机曲轴旋转,活塞下行,在气缸内产生负压,此负压通过进气管14传至化油器怠速出油孔15、喉管孔和主喷管6孔口,燃油从浮子室2,通过怠速量孔7、主量孔5、并在喷管内与空气量孔16来的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泡沫状的油、气混合物,此时由于阻风门10关闭,易从怠速出油孔15、主喷管6孔口将泡沫状的油、气混合物吸出,并被通过喉管处来的空气进一步打散,形成油、气混合气,混合气通过进气管14进入发动机气缸内,被压缩,形成可以燃烧的混合气,并由火花塞点燃,发动机起动成功。
发动机起动成功后,转速升高,调整柱塞9开度(一般在快怠速位置),发动机进行预热,此时阻风门10虽然关闭,但在微动扭簧作用下,阻风门10被气流吹开,空气进入,此时化油器怠速系和主油系共同供给发动机预热所需的混合气。
发动机预热2-5分钟后,打开阻风门10,进行怠速动转,此时化油器柱塞9开度较小,由于主喷管6孔口处的负压小,主喷管6孔内的泡沫状的油、气混合物不能被吸出,此时位于柱塞9边缘的怠速出油孔15处的负压较高,燃油从浮子室2,通过怠速量孔7与从怠速空气孔道来的空气(通过调节螺钉可调整进入的空气量),在怠速喷管内形成泡沫的油、气混合物,从怠速出油孔15被吸出,并被通过喉管处来的空气进一步打散,形成油、气混合气,混合气通过进气管14进入发动机气缸内,被压缩,形成可以燃烧的混合气,并由为花塞点燃,发动机进行怠速动转,此时化油器怠速系供给发动机怠速动转所需的混合气。
当发动机在作功时,化油器应保证发动机的过渡、变速、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各工况下所需的保质,保量的混合气,以确保助动车的加速性、爬坡和快速行驰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志华;方锡林,未经谭志华;方锡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