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3424.2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车永林;罗秀梅;赵成;万五世;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04 | 分类号: | F26B23/04;C25C3/08;G05B19/05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加热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电解铝行业中抬包内衬砌筑后进行烘干用的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铝行业主要使用5t真空抬包进行出铝作业,由于抬包内衬受到高温和电解质强烈侵蚀等因素的原因,其内衬使用寿命较短,通常在6~8月之间。而抬包原设计大修工艺中其内衬部分采用保温砖砌筑,完工后使用木材在包内燃烧进行烘包。为了延长抬包的使用寿命,炉修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进行内衬筑炉后,其包内水份含量增大,其木柴加热的方式无法满足烘炉工艺的曲线要求。使用木柴烘包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水份含量高、浇注料密度大,无法使包体内的水份彻底排干。
2、木柴烘包随意性较大,烘包温度无法控制。
3、无法满足新工艺的烘炉曲线,影响抬包的使用寿命。
4、无法建立科学的技术数据。
5、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铝行业抬包内衬砌筑后进行烘干用的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包括不锈钢面板、电加热管、支撑架、电源开关、快熔保险器、电压表、电流表、互感器、可控硅模块、指示灯、控制电路电源转换器KGDY、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复位按钮SB3、定时关机按钮SB4、手动启动按钮SB5、手动停止按钮SB6、转换开关SBO、可编程控制器PLC、控温模块A/D、继电器KC1~KC2、继电器KC3~KC4、传感器控制继电器KC5、手动控制继电器KC6、KC10、手动控制继电器KC7、KC8、时间控制继电器KC9、A组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KC11、B组电加热器控制继电器KC12、温度传感器、显示屏、A组加热组件、B组加热组件、控温仪、A组电加热组件时间继电器KT1、B组电加热组件时间继电器,
所述的电加热管为24根U型管,其端部穿出不锈钢面板通过螺母固定在不锈钢面板上,支撑架焊接固定在不锈钢面板的底面;所述的电加热管分别通过用瓷管绝缘的导线将24根电加热管采用Δ接线构成A组电加热器和B组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应用于抬包在砌筑完成后,投入生产前进行烘包,使砌体中的水分蒸发,达到烘干烘透,其材料的养生温度与铝水基本吻合;烘包为时间18小时,并通过烘包曲线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抬包内温度均匀地分布与升降;烘包温度最高可达到600℃。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采用木柴烘包的方法。与木柴加热相比具有烘包温度可控性能好,烘温曲线数据科学、准确,烘包工艺质量可靠,提高了加热效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便于移动等优点,而且能够建立完整的技术数据。改善了劳动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通过烘温曲线实现了对烘包温度的严格控制,与铝水温度能够相互吻合,在抬包烘包工艺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技术改进,从而提高了烘包的工艺质量,在烘包养生方面为延长抬包使用寿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电加热管与不锈钢面板装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电加热管与不锈钢面板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抬包烘温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电气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自动控制电气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手动控制电气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不锈钢面板;2、电加热管;3、支撑架;4、电源开关;5、熔断器;6、电压表;7、电流表;8、互感器;9、转换开关;10、温度传感器;11、显示屏;12、A组电加热器;13、B组电加热器;14、温控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抬包加热及控制装置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转盘的陶瓷烧制用的微波烧制炉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反射聚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