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底清洗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3325.4 | 申请日: | 2008-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2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菊 |
| 主分类号: | A47L23/22 | 分类号: | A47L23/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 地址: | 610045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清洗鞋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家庭讲究美观、卫生,客厅、居室等通常铺设有地板砖、木地板或地毯等。为保持地面洁净,多采用进门时更换备用拖鞋或套上鞋套的方式,十分麻烦,而且对来访的客人也不怎么礼貌。因此人们发明了可以清洗鞋底的机器。譬如,在专利号为ZL03233398.6、公告号为CN2602718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即公开了一种鞋底清洁机,该鞋底清洁机包括包机壳、一对辊筒及由辊筒带动的皮带和驱动辊筒转动的电机,皮带的外表面上连接有带刷,皮带的下部没入清洗液中。该鞋底清洁机通过湿刷的方式能有效地去除粘附在鞋底上的尘土等污物,但存在结构复杂的不足,清洗部件的更换十分不便,而且如果使用不当,则被刷下的湿润的尘土会四处飞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更为方便的鞋底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鞋底清洗机,包括箱体和设置于其内的可容纳清洗液的贮液盒,其特征是:所述贮液盒内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主辊筒,该主辊筒的外圆周表面上覆盖固定有弹性吸水层,该弹性吸水层的下部没入清洗液中;所述贮液盒内在清洗液液面以上还设置有对弹性吸水层形成挤压的副辊筒。
在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由副辊筒挤除弹性吸水层内的多余水分,使其既能保持一定的湿润,以有效地去除鞋底上尘土,又不会产生溅射。
为方便清洗液的加入和更换,以及能方便的更换清洗部件,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供贮液盒推入、拉出的孔,电机安装于箱体的另一侧内;所述主辊筒、副辊筒安装在贮液盒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主辊筒的内端轴颈穿过内侧壁且通过联轴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插接。
为确保清洗效果和提高弹性吸水层的使用寿命,所述弹性吸水层采用的是吸水胶绵,且具有光滑的外圆周面。
为长期保持良好的清洗效果,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刮板,该刮板的上端与弹性吸水层的外圆周面保持接触。
为实现鞋底清洗机的自动控制,所述箱体上在弹性吸水层外露部分的径向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停止状态的光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去除鞋底上尘土,又不会产生溅射;机体结构紧凑,能方便地加入、更换清洗液;清洗效果好,弹性吸水层使用寿命长,清洗部件的更换极为方便;适用于宾馆、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尤其适合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鞋底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鞋底清洗机中主辊筒与电机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所对应的标记:箱体10、立板11、后侧壁12、贮液盒20、外侧壁21、内侧壁22、固定支座23、活动支座24、螺母25、刮板26、主辊筒30、弹性吸水层31、外端轴颈32、内端轴颈33、副辊筒40、电机50、轴套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清洗机,包括箱体10和设置于其内的可容纳清洗液的贮液盒20;所述贮液盒20内设置有由电机50驱动的主辊筒30,该主辊筒30的外圆周表面上覆盖固定有弹性吸水层31,该弹性吸水层31的下部没入清洗液中;所述贮液盒20内在清洗液液面以上还设置有对弹性吸水层31形成挤压的副辊筒40。清洗过程中由副辊筒40挤除弹性吸水层31内的多余水分,使其既能保持一定的湿润,以有效地去除鞋底上尘土等污物,又不会产生溅射。
参照图2,为方便清洗液的加入和更换,以及能方便的更换清洗部件,所述箱体1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供贮液盒20推入、拉出的孔,电机50安装于箱体10的另一侧内。为使鞋底清洗机的结构更为紧凑,所述主辊筒30、副辊筒40安装在贮液盒20的外侧壁21和内侧壁22之间,主辊筒30的内端轴颈33穿过内侧壁22且通过联轴构件与电机50的输出轴插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前可向贮液盒20加入水、洗涤剂或者消毒剂,使用一段时间后,拉出贮液盒20即能方便的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菊,未经陈荣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装置
- 下一篇:OFDM接收装置和使用其的OFDM接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