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手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917.4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永茂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作拉手的锁具,尤其是整个装置既可作为锁闭双开门的锁具又可作为双开门的拉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及使用的门拉手都只是单纯的门拉手,不能将双开门的两扇门页锁闭。若需锁闭双开门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1、用链锁套锁在两扇门页的拉手的拉手把上。2、先用门插销在门框上固定一扇门页再将另一扇门页锁闭。3、先在两扇门页的同一直线上装上铁圈,再用弯头铁杠穿过两扇门页上的铁圈用挂锁锁闭。以上的方法即麻烦也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方便安全的将单、双开门锁闭的锁具,同时还可兼作门页的拉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兼作拉手把的锁闩、座体、锁机构,座体的一端和兼作拉手把的锁闩构成锁机构、它的另一端固定于门页上;另一座体的一端和兼作拉手把的锁闩活动链接、它的另一端固定于门页上;锁闩和座体构成锁机构的一端可和该座体分离,并以另一座体为原点转动,当锁闩放置在同一扇门页页面上的两个座体上时便充当门页的拉手把,当锁闩转动一个角度放置在两扇门页页面上的两个座体上时、其跨越在两扇门页之间则充当锁闩将两扇门页锁闭。
采用上述结构的拉手锁,可以只在双开门的一个侧面的两扇门页上分别安装一套此装置,也可在双开门的两扇门页的两个侧面上相对的分别安装一套此装置。当只在一扇门页的一个侧面安装此装置时,可用一根带螺帽的螺杆穿过门页旋入座体的螺孔内将座体固定在门页上;当在门页的两个侧面都安装此装置时,可用一根螺杆穿过门页,将门页两个侧面的座体分别安装在螺杆的两端。如分别在两扇门页的两个侧面都相对的安装一套此装置,当两扇门页上的一个侧面的两根锁闩机构都同门边纵向放置,而另一个侧面的两根锁闩机构都横向放置在两扇门页之间,或当两扇门页上内外四根锁闩都横向跨越放置在两扇门页之间,这四根锁闩机构和八个座体可形成一个封闭环将两扇门页牢固的套锁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2、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3、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4、坚固耐用,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四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五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图2、图3、图4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的座体1、座体2的半圆环形凹槽俯视图。
图7是图2、图3、图4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的座体1、座体2的扇形凸肩俯视图;
图8是图3所述的拉手锁的拉手的环套和锁头机构之间的连接视图。
图9是图3、图8所述的拉手锁的环套的展开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六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的座体1、座体2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的锁舌由电机驱动机构控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60是锁舌 61是电机 62是传动机构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七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锁第八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实施方案
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10可知,拉手锁包括兼作拉手把的锁闩3、座体、锁机构,座体1的一端和兼作拉手把的锁闩3构成锁机构、它的另一端固定于门页上;座体2的一端和兼作拉手把的锁闩3活动链接、它的另一端固定于门页上;锁闩3和座体1构成锁机构的一端可和该座体1分离,并以座体2为原点转动,当锁闩3放置在同一扇门页页面上的两个座体(座体1和座体2)上时便充当门页的拉手把,当锁闩3转动一个角度放置在两扇门页页面上的两个座体(座体1和座体2)上时、其跨越在两扇门页之间则充当锁闩将两扇门页锁闭。
由图1、图2可知,该座体1的一端形成的锁头4是棱柱体、也可以是圆柱体或多面体形的,做成棱柱体或多面体形的锁头4是为了防止座体1和锁闩3及门页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起到定位的作用(也可以采用在锁头4上是做一凸块与锁闩3的锁头孔30内相应的凹槽匹配起到定位的作用),棱柱体或多面体形的锁头4可以是从其端面看其端面是三角形、四边形或更多边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永茂,未经田永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适宜于抗氧化表面涂层的钢带材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