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绞式间隔棒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2438.2 | 申请日: | 2008-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2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熊维持;吉青;刘可耘;戴德忠;夏敏;陈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力金具总厂 |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23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绞式 间隔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护金具,特别是架空导线的间隔棒。
背景技术
已有的架空导线的间隔棒,每相导线采用了两到八分裂的分裂导线。为了在导线线束间保持特定的距离,在导线一定距离都要安装间隔棒,使间隔棒的导线夹头将每束导线等距离分开。由于温度、风力等气象因素的影响,间隔棒应具备优良的顺线握紧力、和抑制次挡距振荡和微风振动的优良性能。
以往的间隔棒导线夹头都采用的夹头式,线夹本体(1)和压板(2)通过一个铰链(3)的形式将导线夹住。在架空线路上安装时需要用专用工具先将线夹本体和压板压紧,然后用销子(4)把压板牢牢地锁住,安装过程复杂不容易掌握力量,曾经发生用力过度将线夹本体铰链部位压裂的事故。同时由于导线夹头不宽,夹持导线面窄,容易形成应力集中,严重影响导线的性能,尤其对高海拔、重冰区输电线路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导线断股等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解决间隔棒应力集中,并增强间隔棒抗疲劳的能力输电线路导线的预绞式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输电线路导线的预绞式间隔棒,包括支撑框架(5)、与支撑框架铰接且其间有阻尼件的预绞式导线夹头(6)、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线夹头以等边形的形式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周上。
在导线夹头由本体(7)、瓦垫(8)、预绞丝(9)组成,本体(7)上端设计有一呈半圆形的线槽,内衬有瓦垫(8)用于装入导线,同时每组导线通过四根预绞丝,将子导线固定在本体(7)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采用预绞丝夹持导线,夹持长度大,握力均匀,防止导线夹头对导线产生损伤,对导线握力均匀对于次挡距振荡及因导线扭转而成的舞动,具有稳定和抑制作用;采用预绞丝夹持导线,直接用手轻松安装。
②本实用新型,采用预绞丝夹持导线,安装过程无须专用工具,直接用手轻松安装。
③线夹与子导线采用预绞丝结构,有效地分散了应力,减少了线夹出口处的应变,减轻了导线的疲劳,很好地保护了导线
附图说明
下图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以往间隔棒导线夹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2预绞式四分裂间隔棒的装配图
图3预绞式导线夹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4预绞式导线夹头本体的示意图
图5实施例1预绞式六分裂间隔棒的装配图
图中各图标:
1.线夹本体,2.压板3.铰链,4.销子,5.支撑框架6.导线夹头,7.本体,8.瓦垫,9.预绞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电线路预绞式六分裂防晕型阻尼间隔棒,型号:FJZY-645GH,如附图所示,由支撑框架(5)、导线夹头(6)、紧固件等组成。
上述导线夹头(6)、由本体(7)瓦垫(8)和预绞丝(9),相互配合,用于装夹六根子导线,并通过紧固件,将导线夹头(7)和支撑框架(5)连接固定,将六根子导线等距离地分布在一个圆周上。
上述导线夹头(6)与子导线采用预绞丝结构,有效地分散了应力,减少了线夹出口处的应变,减轻了导线的疲劳,很好地保护了导线;
本实施例可安装于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中,将六个导线夹头分别对应夹持六条子导线线束,可以有效保证输电线路子导线间隔,能防止导线鞭击、舞动、微风振动及次档距振动,防止覆冰的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力金具总厂,未经成都电力金具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
- 下一篇:保护型表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