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毁注射器用灭菌塑料稀释和加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335.6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阎侗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侗有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L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毁 注射 器用 灭菌 塑料 稀释 加压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只具稀释和加压功能而无注射功能的定量预灌式注射制剂稀释和对疫苗小玻瓶加气压的灭菌塑料器,属于一次性使用医用耗材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开发自毁式安全注射器(简称ADS注射器)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有些疫苗为冻干制剂,不少医用注射制剂为冻干或粉剂,使用前需要稀释。由于ADS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便自毁,加之0.5ml以下ADS注射器的芯杆只能后退一次,随后只能前推不能后拉,如果要稀释制剂,每一人份注射需要两只ADS注射器,造成注射费用增加一倍。如果采用大容量ADS注射器反复稀释小剂量干燥制剂,不但无菌操作麻烦,而且操作不当会造成细菌污染。
我国的疫苗制剂尚未全部达到应用预填式注射器注射疫苗的水平,不少疫苗成品仍然装在玻璃小瓶内出售。当用小容量ADS注射器从小玻瓶内抽取液态疫苗时,小瓶内很快形成负压,给抽液带来困难。如果再用力抽取,活塞可能漏气,形成气泡,而且疫苗也不易被抽干净,造成昂贵疫苗的浪费。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释药注射器并非自毁式的,有可能被用来重复注射和共用注射,而且售价也不比塑料注射器者低。本申请人过去申请的“定量预吸式注射制剂稀释器”(专利号:ZL200420034769.7)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存在两大缺点,一是结构仍较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是定量预吸稀释液时组装程序麻烦,且容易受到细菌污染。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灭菌塑料稀释和加压器,该稀释/加压器只具稀释和加气压功能,绝对不会被不良份子用于重复和共用注射,造成不良后果,例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采用一体化注塑成形技术制造带针头和空心接头的塑料针座,塑料针尖滑而钝,无法穿刺皮肤进行注射;2)应用吹塑技术成排制造塑料弹性扁平贮液/气囊,成排切割后形成管形接口和漏斗形定量灌注口(灌注口),利用输液袋管路连接固定技术将管形接口与针座空心接头连接,在针头部套上紧贴针体的橡皮帽;3)应用塑料袋拉紧封闭技术包装产品,防止升温后或受压时橡皮帽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稀释/加压器不具注射功能,不能作为注射器使用;2)与释药注射器相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3)能防止因气温升高囊内空气膨胀和无意挤压造成的漏液和漏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成品组装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品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密封袋撕裂口,2.塑料袋,3.漏斗形定量灌注口(灌注口),4.热压封口,5.封口线,6.塑料袋密封线,7.产品间密封袋撕裂线,8.塑料弹性扁平贮液/气囊(贮液/气囊),9.无菌稀释液,10.管形接口,11.针座空心接头,12.一体注塑成形塑料针座(针座),13.塑料针头,14.塑料针尖,15.橡皮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应用注塑机大批量生产针座(12)。采用吹塑机成排生产各种容量的贮液/气囊(8)。组装时,将针座空心接头(11)与贮液/气囊的管形接口(10)连接固定,并在塑料针头(13)上套上紧贴针体的橡皮帽(15),成排切开灌注口(3)的封闭端后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制造稀释器时,定量灌注无菌稀释液(9)后,在封口线(5)处热压形成热压封口(4),然后成排切除灌注口残端,最后用塑料袋(2)成排拉紧热封完成成品包装。制造气体加压器时,省略定量无菌灌装工序即成。
执行稀释或加气压操作时,先撕掉紧封的塑料袋,然后取下橡皮帽,以无菌操作法将针头的塑料针尖(14)插穿盛药/疫苗小瓶的橡皮盖,用手指挤压贮液/气囊,将无菌稀释液或无菌空气注入小玻瓶内使小瓶内形成正压,抽出针头完成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侗有,未经阎侗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