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侵探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095.X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60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浩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B4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侵 探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防盗报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防盗安全门广泛使用着插芯式防盗锁。该锁防“技术开启”能力低。入侵者能在短时间内开锁入室,因此其防盗能力不理想。
“报警”是提高防盗能力的有效措施,但这种锁是不具备报警功能的。
已有的防盗报警装置,它们采用的入侵探测器是“磁开关”和“红外”。“磁开关”只有当入侵者推开门了,才启动报警。“红外”也只有入侵者进到门内才启动报警。因此它们实现的是“滞后性”报警,防盗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插芯式防盗锁具有报警功能的简单方法——用一个“磁开关”的开关盒与该种锁组成一个入侵探测装置。它探测下到的是入侵者开锁入门的起始动作,实现了“提前性”报警——锁尚未打开就报警了,显著地改善了报警效果。提高了防盗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入侵探测装置,是由磁开关的开关盒1和插芯式防盗锁3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导线2连接,请见图1。
所用磁开关1为D型,也就是动断型触点。开关盒1装于入户门门扇的内面板上。
插芯式防盗锁3是目前在防盗门上应用最广的防盗锁,它是装于防盗门内外门板间的内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防盗锁3是用现有普通插芯式防盗锁加以改制而成的——锁3中加装了一个微动开关10及触块8,微动开关10固定在锁壳15上,触块8固连在天杆钩板7上,当天杆钩板7处于上死点时,触块8使开关10的一对常开接点闭合,请见图3。
一对导线2分别将开关10的一对常开接点与开关盒1上的干簧管6两端的AB点相连,形成如图2所示电路。
现有产品磁开关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
当系统处于警戒状态时,也就是入户门关闭时,此时磁铁盒紧邻开关盒,干簧管处于磁场中,其两端AB间是导通的。
当系统处于报警状态时,也就是开门时,因磁铁盒远离,干簧管离开磁场,其两端AB间断开,此时开关盒发射无线信号,报警主机接收了信号,启动报警。
本实用新型将磁铁盒弃用,这样干簧管6这一路断开了,而并联了另一旁路——微动开关线路,这样激动开关就起到了控制开关盒1的作用,当开关10上所接入的一对常开接点闭合时,AB间导通,开关盒1处于警戒状态。当这对常开接点断开时,此时AB间断开,开关盒1处于报警状态。
当主人外出锁门时,用钥匙将锁芯芯轴反转了两圈。此时锁3内部经过一系列的传动使主锁舌13外伸到最大值(15—20mm),天杆钩板7也升到了上死点,地杆钩板也下伸到下死点。此时触块8压合了微动开关10,使其常开接点闭合。这时开关盒1处于“警戒”状态。
当入侵者来开锁时,当他刚刚转动锁芯的芯轴不到1圈,由于天杆钩板7向下运动,使触块8离开了微动开关10,开关10的“扁担”抬起,AB两点间断开。此时开关盒1的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给报警控制器,立即启动了报警。此时,主锁舌13至少有伸出长度的一半(7.5—10mm)尚在门框的栓孔中,天杆、地杆端头的门栓也同样还至少有一半的伸出长度也在门框的栓孔中,而小锁舌14,也尚未动作,仍然闩着门。
也就是报警时,入侵者仍被挡在门外,实现了“提前性”报警,改善了报警效果,提高了防盗的防盗功能。
而主人来开门时,可以先用遥控器,使报警系统“撤防”,则不会启动报警。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实现了“提前性”报警,改善了报警效果,提高了防盗能力。
2、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3、施工方便,成本低,性价比好。因为锁中仅增一个小开关和几个小零件,磁开关的改装也很简单。
4、不影响锁的原有功能。
5、由于报警系统中,有报警控制器,因此适于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设防,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插芯式防盗锁改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磁开关的开关盒1和插芯式防盗锁3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导线2连接。
磁开关的开盒1装在入户门的门扇的内面板外,请见附图1,原与开关盒1配套使用的磁铁盒弃用。
插芯式防盗锁3是用普通插芯式防盗锁改制而成。改制的主要内容是在锁内加装一个微动开关10及触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浩,未经明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物盒的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杂碳化物硬质合金表面可焊性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