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地下储气井井筒硬密封式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1860.6 | 申请日: | 200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峰;陈学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油天然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300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地下 气井 井筒 密封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气体地下储气井井筒与井筒之间的连接机构,特别是一种可防止高压燃料气体泄漏的硬密封式连接头。
背景技术
在公告号为CN2269510Y、名称为《高压气地下储气井管材扣连接结构》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在组成储气井井身(井筒)的各组件(各筒体)之间采用套管丝扣连接的连接头,其连接头包括带外锥螺纹的上、下筒体及与上、下(筒体)螺纹配合连接的带内锥螺纹的接箍(连接套)。该连接头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等特点,但却存在连接时必须在螺纹连接部位敷设聚(四)氟乙烯密封层或涂覆粘结剂,进行密封处理后才能使用,且气密性及耐用度差,高压燃料气在储存过程中极易泄漏,影响燃料气储存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等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高压地下储气井井筒硬密封式接头,采用上、下筒体与连接套直接硬密封,以提高井筒体各连接部位对高压气体的密封性,进而达到提高高压地下储气井整体的气密性,有效防止高压燃料气在储存过程中的泄漏,提高储气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延长其使用寿命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保留原连接头锥螺纹副的基础上,在上、下筒体口部至对应的螺纹之间的外筒体上增设一锥体段、并将其筒口端面均改进设计为向内凹的锥面,同时在连接套中两螺纹之间的内壁相应地增设与上、下筒体分别配合的环形锥面及向外倾斜的凸锥形台面,安装时将上、下筒体与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并旋紧,使两筒体的凹形锥面嵌入到连接套相应的锥形台面内压紧密封;从而实现其发明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带外锥螺纹的上、下筒体及与之配合的设有内锥螺纹的连接套,关键在于在上、下筒体口部至其锥螺纹之间的外筒体均为锥体、两筒口端面均为向内凹的锥面,而在连接套中两段锥螺纹之间的内壁相应地设置与上、下筒体分别配合的环形锥面及凸锥形台面;上、下筒体与连接套通过对应的锥螺纹连接并旋紧、使两筒体的锥形端面嵌入到连接套相应的锥形台面内压紧至密封式连接成一整体。
上述两筒口锥形端面与连接套内对应的锥形台面的倾斜角相同,其倾角均为10°-20°。而当上、下筒体口部至其锥螺纹之间的锥体段长度为10-15mm时,其锥体及与之对应的连接套内环形锥面的锥度均为1∶8-16。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下筒体口部至对应的锥螺纹之间的外筒体上增设了锥体段、并将筒口端面改为凹形锥面,同时在连接套的内壁相应增设与上、下筒体分别配合的环形锥面及凸锥形台面。从而具有可有效提高井筒体各连接部位对高压气体的密封性及储气井整体的气密性,防止高压燃料气在储存过程中的泄漏,储气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M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筒体,1-1、3-1:(管)锥螺纹,1-2、3-2:锥体段,2.连接套,2-1、2-3:(套)锥螺纹,2-2、2-4:环形锥面,3.下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井筒外径为7时(177.8mm)的高压地下储气井井筒连接用硬密封接头为例:
上、下筒体1、3外径为7时(177.8mm),其上的锥螺纹1-1、3-1长均为110mm,锥度1∶16,采用API偏梯形螺纹;锥体段1-2、3-2轴向长均为10mm,锥度1∶12,两筒口凹形锥面的倾角均为16°;连接套2轴向长254mm,外径为φ194.5mm,其内的锥螺纹2-1、2-3锥度亦为1∶16,环形锥面2-2、2-4的锥度亦为1∶12,两凸锥形台面的倾角均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油天然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油天然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1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