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0961.1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39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丽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131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穿刺针。
背景技术
医院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针,包括针芯、手柄;手柄固定于针芯的尾部。使用时,由医护人员捏住手柄,使穿刺针穿透血管壁的一侧,针头进入血管,实施输液或其它操作。
这种穿刺针存在以下缺点:
1、在穿刺的过程中,常因无法严格控制施力的大小,造成针头穿透血管壁的两侧;
2、针头进入血管后,穿刺针需要在病人体内停留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执行其它操作,无法一直捏住穿刺针的手柄,此时穿刺针很容易移位,也会造成针头穿透血管壁的两侧,或者脱离血管的现象发生,徒增病人的痛苦,并使实施穿刺操作的医护人员无法完成其它如准备器械、药品等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刺针,它可以避免针头穿透血管壁的两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针芯、手柄,手柄固定于针芯的尾部;所述针芯和手柄上套设有针套,针芯的头部伸出针套,针套与针芯之间设有间隙,针套与手柄之间通过凸起实现密封。
所述凸起与手柄注塑为一体。所述凸起也可以是套在手柄外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针芯不会穿透血管两侧壁,即使针芯脱出血管,针套还能起到导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穿刺后的操作过程中使针芯后退,能够避免因误碰穿刺针而增加病人痛苦的现象发生,同时解放了医护人员在穿刺手术中的双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针芯及手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图5是针芯后退时的示意图。
图中,1针芯,2手柄,3针套,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穿刺针,包括针芯1、手柄2,手柄2固定于针芯1的尾部;针芯1和手柄2上套设有针套3,针芯1的头部伸出针套3,针套3与针芯1之间设有间隙,针套3与手柄2之间通过凸起4连接。针套3与手柄2的配合部分为锥形,针套3的尾部直径最小。
如图3所示,凸起4可以是与手柄2注塑一体的,也可以是套在手柄2外的一圈密封圈。当针芯1扎入血管后,血液会沿针套3与针芯1之间的间隙进入针套3内,凸起4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阻止血液从针套3的尾部流出。
针套3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外套。
针套3的尾部与手柄2之间的锥形配合,使针套3与手柄2之间保持连接。针套3能够在与针芯1连接的手柄2内相对移动,即针套3与针芯1之间能够相对移动。
使用时,将针芯1连同针套3一起扎入皮肤内,当针芯1扎透血管后,针套3也进入皮肤。使针芯1向穿刺针的尾部移动,如图5所示,而针套3则保留在原位,这样针芯1就不会穿透血管两侧壁,即使针芯1脱出血管,针套3还能起到导液的作用。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针套3与针芯1是一起扎入皮肤的,当针套3进入皮肤后,即使施力过大也不会深入肌肤内,从而避免针头穿透血管壁的两侧。将针芯1后退,则可使输液及其它操作过程更加安全,不会因为误碰到穿刺针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丽,未经黄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