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冶金机械卷筒部件的棱锥套的电动抛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60832.2 | 申请日: | 2008-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7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于大波;程志家;仇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20024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冶金 机械 卷筒 部件 棱锥 电动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冶金机械卷筒部件的棱锥套的电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卷筒是冶金机械中开卷机及卷取机设备的主要部件,而四棱锥套又是卷筒的核心零件。四棱锥套的表面设有若干棱锥体,各棱锥体沿四棱锥套纵向排列的同时以四棱锥套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圆周均布。各棱锥体的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在Ra1.6左右,其工作斜面的表面粗糙度甚至要求达到Ra0.8的标准。通过铣削加工的各棱锥体,很难满足如此高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一般在机床的精铣后,表面粗糙度在Ra3.2~Ra1.6之间。
目前国内制造厂为了达到该表面粗糙度,都采用精铣后,由钳工手工抛光或研磨来实现。这种由钳工手工抛光或研磨的方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也很难保证表面粗糙度达到规定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冶金机械卷筒部件的棱锥套的电动抛光装置,它可以在保证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冶金机械卷筒部件的棱锥套的电动抛光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磨具电磨、抛光轮、接长杆、芯轴,所述磨具电磨通过接长杆与芯轴连接,芯轴固定设置于抛光轮的旋转中心;所述芯轴与接长杆的连接处套设有调节螺母。
所述接长杆的一端为夹持部,夹持部周向设置有若干开槽,夹持部的自由端为锥面。
所述调节螺母的内孔一端为螺纹,另一端为锥面,中部为容纳槽;调节螺母的锥面内孔与夹持部的锥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棱锥套的各棱锥体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a0.8或Ra1.6的表面进行抛光,能够实现电气机械化操作,取代传统的手工研磨或抛光,不仅能够满足表面粗糙度要求,而且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更换抛光轮的方法简便、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冶金机械卷筒部件的棱锥套的电动抛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接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节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调节螺母与芯轴及接长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41抛光轮,42芯轴,43接长杆,431夹持部,432开槽,433芯轴定位孔,44磨具电磨,45调节螺母,45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冶金机械卷筒部件的棱锥套的电动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41、芯轴42、接长杆43、磨具电磨44,芯轴42固定设置于抛光轮41的旋转中心,芯轴42通过接长杆43连接磨具电磨44。磨具电磨44为抛光作业的动力源(标准件,属现有技术),磨具电磨34能够通过接长杆43、芯轴42带动抛光轮41高速旋转。
如图2所示,接长杆43的一端为夹持部431,夹持部431周向设置有若干开槽432,开槽432的设置使夹持部431在受力后直径能够发生变化。夹持部431的自由端为锥面。夹持部431的底部中心设有芯轴定位孔433,用于将芯轴42定位于接长杆43的旋转中心。
如图3所示,芯轴42伸入接长杆43的夹持部431底部的芯轴定位孔433,芯轴42与接长杆43的连接处套设有调节螺母45。
如图3所示,调节螺母45的内孔一端为螺纹,另一端为锥面,中部为容纳槽451。
调节螺母45的一端与接长杆43之间为螺纹连接,调节螺母45的另一端与夹持部431的锥面之间可无间隙配合。
装配时,先将调节螺母45与接长杆43螺纹连接,此时接长杆43的夹持部431的锥形自由端处于调节螺母45的容纳槽451内。
将固定设置有抛光轮41的芯轴42插入接长杆43的夹持部431,并定位于接长杆43的芯轴定位孔433。紧固调节螺母45,使调节螺母45向接长杆43的方向移动,实现调节螺母45与夹持部431的锥面之间的无间隙配合,以使夹持部431的直径变小,使夹持部431能够卡住芯轴42,实现芯轴42与接长杆43的固定连接。
如需更换抛光轮41,只需松开调节螺母45,使调节螺母45向芯轴42的方向移动,使夹持部431的锥形自由端再次进入调节螺母45的容纳槽451内,从而使夹持部431的直径变大,也就是使夹持部431松开对芯轴42的紧固,从而使芯轴42及其上的抛光轮41与接长杆43脱离连接。
抛光轮41可采用美国3M公司的精密抛光轮。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冶金机械卷筒部件的棱锥套(包括三棱锥套、四棱锥套及多棱锥套)的表面处理,也可用于其它表面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锉刀的螺丝刀
- 下一篇:加工风扇驱动轴用夹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