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60671.7 | 申请日: | 200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辉;吴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74 | 分类号: | G01N30/74;G01N21/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焰 光度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检测仪器或配件类,尤其是一种火焰光度检测器。
背景技术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是构成气相色谱仪、完成气象色谱检测的主要组成构件。在气相色谱检测中带有样品的载气流出色谱柱同空气混合进入中心孔,并与另外一路氢气在喷口形成火焰,火焰罩在一石英桶内。一些不耐温的元件(滤光片、光电倍增管)通过一套散热组件始终保持不高的温度。燃烧室内的水蒸气通过石英片与滤光片、光电倍增管隔离,394nm的滤光片用于检测含硫的组分,526nm的滤光片用于检测含磷的组分,当含硫或含磷的组分燃烧后,产生394nm或526nm特征波长的光线,而其它波长的光线将被滤掉,加有-700V高压的光电倍增管将这些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被记录仪记录或被数据处理机系统检测。
由于涉及结构上的局限,现有FPD的结构和响应特性存在两个缺点:
1.易灭火——进样体积要小于几毫升,若进样量稍大,则因瞬间缺氧而使火焰熄灭。
2.易产生样品冷凝和发光室(燃烧室)积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因瞬间缺氧而使火焰熄灭,又能使灯座的整体受热均匀,样品在经过灯座时不冷凝,燃烧室内无水蒸气积水的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器。
这种火焰光度检测器,灯座,加热器,燃烧室,散热组件,滤光片,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灯座由上、下两个中间设有空腔的上部柱状体和下部柱状体组合构成,并在下部柱状体上同时设置经上部柱状体内腔连通燃烧室的氢气连接管和氮气连接管;所述的灯座的上部柱状体上则设有独立直通燃烧室的空气连接管;
B、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块、加热棒、铂电阻、保温棉、加热块外框,并由保温棉将加热棒、铂电阻、加热块包裹在一起置于加热块外框构成的框腔内;并由加热棒、铂电阻上设置的引出导线与外界形成电连接。
所述的上部柱状体的内腔直径大于下部柱状体的内腔直径,并且上部柱状体的内腔体的两端呈收口状。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火焰光度检测器,通过对构成火焰光度检测器的灯座结构和加热器结构的创造性改进,不仅有效避免因瞬间缺氧而使火焰熄灭现象,又能使灯座的整体受热均匀,保证被检测样品在经过灯座时不冷凝,燃烧室内无水蒸气积水现象,为提高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检测选择性和灵敏度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FPD)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灯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座2-加热器3-燃烧室4-铝帽5-散热元件6-滤光片7-光电倍增管8-石英窗1-1氮气连接管1-2空气连接管1-3氢气连接管2-1加热棒2-2铂电阻2-3保温层2-4加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并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这种火焰光度检测器,包括灯座1,加热器2,燃烧室3,散热组件5,滤光片6,光电倍增管7,它是对现有运用于气相色谱仪上的火焰光度检测器的一种创造性改进。这种改进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体现在对现有的检测器灯座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灯座1由上、下两个中间设有空腔的上部柱状体1-4和下部柱状体1-5构成,并在下部柱状体1-5上同时设置经上部柱状体1-4内腔连通燃烧室3的氢气连接管1-1和氮气连接管1-3;所述的灯座1的上部柱状体1-4上则设有独立直通燃烧室3的空气连接管1-2;
其二,体现在对加热器的改造,该加热器2包括加热块2-4、加热棒2-1、铂电阻2-2、保温棉2-3、加热块外框2-5,并由保温棉2-3将加热棒2-1、铂电阻2-2、加热块2-4包裹在一起置于加热块外框2-5构成的框腔内;并由加热棒2-1、铂电阻2-2上设置的引出导线与外界形成电连接。
所述的上部柱状体1-4的内腔直径大于下部柱状体1-5的内腔直径,并且上部柱状体1-4的内腔体的两端呈收口状。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现有的FPD检测器的加热块放在灯座的底部,灯座中上部和燃烧室的温度仅靠底部加热块往上传递,由于整个FPD灯座从色谱柱进口到喷嘴的距离较长,既造成灯座的下部,中部和上部温度不均匀,温差较大。也导致检测结构的不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