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0635.0 | 申请日: | 2008-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竞平 |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平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气式胎压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配置在行动体或车辆的轮圈和轮胎之间,配合弹性单元及弹性件等的能量蓄积或释放作用,产生可弹性微动的支撑机制的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行动体或车辆的轮轴上装设无气轮胎,来改善或防止充气轮胎在某些情形中使用,容易因轮胎气体不足或爆胎,造成公共意外事故等情形的课题,系已为习知技艺;例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公开号00225506(公开日1992年2月13日)公开了一种无气轮胎,系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实施例。该专利案系在橡胶轮胎内部植入Z型钢片和钢条组成的钢圈,藉一压盘盖压迫于橡胶轮胎上的迫紧度,来调整无气轮胎的张力而达到不需充气的手段。
在中国台湾第96211504号“无气轮之构造”一案中,系提供了另一种无气轮胎的构造;它在橡胶轮胎与轮毂或锁固盆之间系设置复数个弹性片,以产生弹性缓冲作用。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揭示了无气轮胎应用在车辆或行动体方面的先前技术。如果重行设计考量该无气轮胎的使用情形及组织结构,使其构造不同于习用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或操作形态,而有别于旧法。例如,使它的结构设计,可直接以无气方式提供原本需充气的传统轮胎的胎压,同时具备有可随轮胎运动情形而产生弹性微动等作用;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显示或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系包括至少一环形体,系具有一连接部;一固定部,系与环形体的连接部联接;以及一弹性单元,系具有一端固定在该环形体连接部上;在环形体转动时,被环形体推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该环形体上系配置有至少一配重;用以辅助平衡环形体与轮胎的转动运动。
根据实用新型的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该轮圈上系可设置一压力计,来显示轮圈的压力情形。
根据实用新型的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该弹性元件系配置有一调整螺栓,可调整该弹性元件位在轮圈与环形体之间的弹性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一设置在轮圈和橡胶轮胎之间的环形体;一固定部,系设置在环形体上,具有一容纳弹性件的槽室;以及一弹性单元,系具有两端,分别固定在该环形体和轮圈上,用以共同建立一使环形体随轮胎转动时,可弹性微动的支撑机制,来减缓或消除行动时的震动力,可直接提供轮胎的胎压;或用以改善或防止轮胎气体不足或爆胎等情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轮圈、轮胎组合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轮圈、轮胎组合实施例的一断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轮圈、轮胎组合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轮圈、轮胎组合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环形体;11、12—连接部;20、30—固定部;21—槽室;22—壁;40、41—固定器;50—弹性件;60—弹性单元;61—第一端;62—第二端;63—调整螺栓;70—轮圈;71—压力计;80—配重;90—轮胎;x-间隙;y-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无气式胎压供给装置,系包括一环形体10,概以参考编号10表示之;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环形体10系一环形板状构形,成对称的型态。环形体10的两端具有厚度较小的连接部11、12,分别来枢接固定部20、30。图中系显示该连接部11、12系经固定器40、41与固定部20、30连接。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固定部20系具有一槽室21,来容纳一弹性件50和固定器40;因此,图3显示出该弹性件50的一端系靠在槽室21的壁22,另一端系固定在固定器40上。第3图也显示出固定部20与环形体10之间保留了一个间隙x,提供环形体10一个运动或微动空间(此部分在下文中还会予以叙述)。
一弹性单元60,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系相对该环形体10而成对称型态;具有一第一端61和一第二端62,分别固定在该环形体10和一轮圈70上。弹性单元60的第二端62系配置有一调整螺栓63,可调整该弹性单元60位在轮圈70与环形体10之间的弹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竞平,未经黄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