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拦油栅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0405.4 | 申请日: | 200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益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纳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1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拦油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油污污染处理的专业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吸附和拦截大面积油污的新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抢救江、海燃油泄露事故多使用吸油包,其多采用无纺布袋直接包装化学纤维缝制而成,内部化学纤维吸油膨胀从而导致布袋胀裂,化学纤维物溢出布袋,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而且该吸油包在抢险时吸油包之间连接繁琐,不能最快速的封锁污染水域,其连接之间有间隙,不能完全控制住对油体水域的封锁,油污染仍然有可能向外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拦油栅,其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显著降低污染,且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水面浮油处理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拦油栅,包括:无纺布袋以及袋内的化学纤维,无缝网袋,绳子,金属环和金属连接锁扣,其特征在于:网袋优选弹性性能好的聚乙烯材料无缝制成,其拉伸强度大于200N,网袋罩在无纺布袋外,绳子优选聚乙烯材料制成,其拉伸强度大于1000N,贯穿网袋两端,在距两端20-30cm处连接有金属连接锁扣,布袋两端有金属环。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其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连接之间无间隔,完全将污染围于拦油栅之间,显著降低污染,且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水面浮油处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产品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为无纺布袋以及袋内的化学纤维,2为绳子,3为无缝网袋,4为金属连接锁扣,5为金属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了本实用新型拦油栅的一个基本结构形式,其包括:无纺布袋以及袋内的化学纤维,网袋,绳子,金属环和金属连接锁扣,网袋优选弹性性能好的聚乙烯材料无缝制成,其拉伸强度大于200N,网袋罩在无纺布袋外,绳子优选聚乙烯材料制成,其拉伸强度大于1000N,贯穿网袋两端,在距两端20-30cm处有金属连接锁扣,布袋两端有金属环。
图2出示了利用多个图1示出拦油栅的使用状态图。它利用拦油栅的两端设有金属连接锁扣,彼此连接形成。其连接方式为:
a、先将A吸油索右顶头的金属环与B吸油索左端的金属连接锁扣
b、再将B吸油索左顶头的金属环与A吸油索右端的金属连接锁扣
c、根据所需长度,依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纳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纳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