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溢锅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0265.0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
主分类号: | A47J36/08 | 分类号: | A47J36/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泉生 |
地址: | 20190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锅盖,具体来说就是一种防溢锅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加热锅具如电饭锅、电磁炉等以其干净、卫生、方便、快捷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但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溢锅问题则时常困扰着人们。为此曾经有人设计了一些防溢锅,如专利号200420049480.2所设计的防溢锅,包括锅具本体和灶具的加热控制部分,在所述锅具的适宜位置放置有与灶具的加热控制部分电连接的防溢检测部分。采用上述装置后,当防溢检测部分在加热过程中检测到溢锅时,则会发出相应的电信号,使灶具的加热控制部分根据预定的程序对灶具的加热部分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断电、降压、降频等措施,从而实现真正防溢的目的。
但是,这种防溢锅具的防溢电级是通过绝缘材料设置在锅盖内的(其通过锅盖上的把手与炒具上的防溢触电连接),随着锅内温度的不断增加,锅具内的水蒸气也越来越多的极具在锅盖上,这样即使是非金属锅盖,也会有可能造成假溢锅。而且溢锅时溢起的是泡沫通常先从锅具的圆周开始向外溢,从而容易使得不能及时检测溢锅,并且通过的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够安全,使用起来不能达到如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防溢锅盖,防溢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溢锅盖,包括盖体、圆形把手和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把手设置在锅盖的上端,所述顶气阀设置在圆形把手内,并与盖体内相通,该顶气阀上端一侧设有透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锅内温度的不断增加,锅具内的水蒸气也越来越多的极具在锅盖上,从而水蒸气根据内部压强与外部压强差顶开顶气阀,并从透气孔释放水蒸气,有效防止溢锅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溢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一种防溢锅盖,包括盖体1、圆形把手2和顶气阀3。顶气阀3设置在圆形把手1内,并与圆形把手1的上下相通,该顶气阀3上端一侧在设有透气孔4,顶气阀3不被顶开时,通气孔4位于圆形把手2内,来保持锅内的温度;圆形把手2并安装在盖体1的中心位置,并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方便手提。
使用时,当锅内的液体没有沸腾时,顶气阀3处于关闭状态,既透气孔4位于圆形把手2内,当锅内液体开始起泡时,随着锅内的温度增加,泡沫慢慢增多,当锅内压强大于外界时,顶气阀3被顶开,透气孔4处于圆形盖体1外释放气体,从而减少锅内的压强,有效解决了溢锅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