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喷射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0202.5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3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勇;陈铀;孙浩;李孙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6 | 分类号: | F16K3/26;F16K3/28;F16K27/04;F16K31/12;B21B4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线冷却水系统低压类喷射阀,尤其涉及减振喷射阀。
背景技术
目前,冷却水喷射阀已被广泛运用到钢铁冶金的生产过程中。喷射阀包括阀体14、阀芯、右阀盖15和左阀盖16,阀体1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7和出水口18,阀体1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阀盖16、右阀盖15连接,组成圆柱形腔体。阀芯包括阀芯主体1,圆柱形阀芯主体1设置在腔体内,阀芯主体1外径略小于腔体内径,阀芯主体1长度小于腔体长度。圆柱形阀芯主体1的左右两端为实心体,阀芯主体1的中部为空心体,且阀芯主体1中部沿周向开有两排位置相对应的腰形孔13,参见图1,图2。
在喷射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阀芯主体左右两端撞击左、右阀盖的现象。阀芯主体在气动控制下,在阀体腔体内直线来回移动,阀芯主体左右两端与左、右阀盖之间为刚性接触。在阀芯主体的直线移动中,阀芯主体的左右两端会直接撞击到左、右阀盖的凸缘处,引起喷射阀阀体的振动,使阀盖螺栓因撞击而发生振松和断裂的情况;阀芯主体左右两端则容易在撞击的过程中被撞毛、产生变形,甚至发生卡死的情况。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减少阀体的振动,通常是通过调节气流量来控制阀芯主体的移动速度,达到减振效果。但这一方法却是以牺牲阀芯主体的响应速度为代价,气动节流阀调节过小也容易造成堵塞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喷射阀,该减振喷射阀能吸收阀芯与阀盖碰撞产生的冲击,缓解阀体因碰撞所产生的振动,有效保护了阀芯、阀盖;且该减振喷射阀中阀芯两端的减振套可拆卸置换,延长了阀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振喷射阀,包括阀体、阀芯、右阀盖和左阀盖,阀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阀体的左右两端与左、右阀盖连接组成圆柱形腔体,阀芯包括阀芯主体,阀芯主体呈圆柱形设置在腔体内,阀芯主体的左右两端为实心体,阀芯主体的中部为空心体,且阀芯主体中部沿周向开有两排位置相对应的腰形孔;阀芯还包括减振套、压紧套、预紧弹簧和沉头螺钉,阀芯主体的右端开有圆柱形安装孔,安装孔底部中心位置开有螺纹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圆柱形减振套,减振套的外径与安装孔的内径相同,减振套的中部沿轴向开有不穿透的圆锥台孔,且圆锥台孔左端直径小于圆锥台孔右端直径,圆锥台孔左端平面上开有通孔;减振套圆锥台孔内设置有圆锥台形的压紧套,压紧套的外圆锥台斜度与减振套的内圆锥台斜度一致,压紧套中部沿轴向从右到左依次开有沉孔、大孔和小孔,压紧套上的小孔、减振套圆锥台孔左端平面上的通孔、安装孔底部上的螺纹孔,位于同一直线上;预紧弹簧设置在压紧套的大孔内,沉头螺钉穿过预紧弹簧设置在压紧套内,沉头螺钉顶部置于压紧套沉孔内,沉头螺钉底部依次穿过压紧套的小孔、减振套的通孔后与安装孔底部螺纹孔相配合;所述阀芯主体的左端与阀芯主体的右端结构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述设置在阀芯主体右端的减振套,该减振套右端平面略高于阀芯主体右端平面,且减振套右端平面与右阀盖凸缘处相对应;设置在阀芯主体左端的减振套,该减振套左端平面略高于阀芯主体左端平面,且减振套左端平面与左阀盖凸缘处相对应。
所述减振套材料选用尼龙橡胶。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的喷射阀进行改进,在阀芯主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尼龙橡胶制成的减振套,左、右两端减振套外侧端面即左端减振套的左端面、右端减振套的右端面,均分别略高于阀芯主体的左、右端面。当阀芯主体在喷射阀内直线来回移动时,阀芯主体的左右两端与左、右阀盖之间的接触为柔性接触,即由阀芯主体左右两端的柔性减振套与左、右阀盖上的凸缘处接触,达到阀芯主体在直线来回移动中撞击左、右阀盖凸缘处的过渡缓冲效果,从而降低了喷射阀的振动。同时,可通过沉头螺钉对减振套进行拆卸更换,延长了阀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喷射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喷射阀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振喷射阀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振喷射阀阀芯装配示意图;
图5为减振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紧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芯主体,2安装孔,3减振套,4压紧套,5预紧弹簧,6沉头螺钉,7螺纹孔,8圆锥台孔,9通孔,10沉孔,11大孔,12小孔,13腰形孔,14阀体,15右阀盖,16左阀盖,17进水口,1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