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遮阳车伞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9906.0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祥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1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遮阳车伞。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越来越普及。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的室内停车场所严重不足,大量的轿车不得不停在室外。停在室外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日晒,尤其是在夏天,阳光的暴晒使车内温度急剧升高,使人害怕进入车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设计一种可灵活使用的遮阳车伞或遮阳车篷。但对于如何设计并制作遮阳车伞,目前虽有两种方案,却都存在重大缺陷,并不具有实用性。
方案之一是先在车顶上加装固定式支架,再在支架上安装可自动升降、开合的折叠伞。但这不仅影响车体外观,增大行驶时的阻力及油耗,且需开洞穿引电源线,破坏车身的密封性,并会妨碍车顶天窗的使用。而其控制升降、开合的机械设备也太繁琐,制造工艺复杂,必致成本很高。又其采用正伞形结构,易使伞杆过高、伞面过大,很难抵御较强的风力。
方案之二是改用磁铁作为活动性固定装置,另将折叠伞与该装置相接,用时即随磁铁吸附于车顶上。但这同样在在问题:因其仍为正伞形结构,故致伞杆过高,伞面过大,易受风力的影响;而磁铁的吸附性并不牢靠,在风吹时很难真正起到稳固伞基的作用;且磁铁的质地较硬,易给车顶外壳造成擦伤;更何况那些豪华车的顶窗皆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磁铁也很难吸附于其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且方便使用的遮阳车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阳车伞,包括:
伞盘一座,用于设置在车顶上,伞盘上设有四个横向长孔,其中两个向前方开口,两个向后方开口,下部对称设有四个栓绳孔;
伞杆四根,分别安装在伞盘的四个横向长孔内,两根向前延伸,两根向后延伸;
伞面两幅,分别铺接在伞盘前后的各两根伞杆上;
伞绳四条,其一端分别连接在伞盘下部的四个栓绳孔内,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四只车轮的挡泥板固定相连。
所述的设置在伞盘上的两个向前方开口的长孔和两个向后方开口的长孔分别两两相交成喇叭形,使安装在其内的相应伞杆成喇叭形向两侧张开。
所述的伞盘为两半对折形结构,其开口侧朝上。
所述的伞盘为圆盘形。
所述的伞杆为伸缩杆或折叠杆。
所述的伞面为整幅面或百叶帘式结构。
还包括安全锁,该安全锁设置在两半伞盘的开口侧可将两半伞盘锁定。
所述的伞绳的用于与车轮的挡泥板固定相连的一端设有挂钩或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的遮阳车伞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
1、首创倒伞形结构,以粗大牢靠的伞盘取代细长不稳的伞柄,既能降低伞体的重心,减轻风力的影响,又能扩大遮阳的面积,故大、中、小型及平、弧、拱顶的轿车皆可适用;
2、以百叶帘为伞面,既能遮阳降温,又可分散风力;
3、用钩绳固定伞盘,能使伞体的根基更稳更牢靠;
4、各零部件的结构均很简单,故很容易制做,而其所需材料又很普通,来源很广,故制做成本低;
5、实用性强,操作便捷。通常仅需张伞、铺伞、系伞三个动作,并在十秒钟内即可完成;而收伞后又能收藏于车后备箱内,利于随车携带;
6、伞盘上加装安全锁后,使张开的伞体不能随意收拢,增加了偷盗的难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遮阳车伞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遮阳车伞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遮阳车伞,包括一座伞盘1、四根伞杆2、两幅伞面3、四条伞绳4和安全锁5。
伞盘1用于设置在车顶上,伞盘1上设有四个横向长孔(未图示出来),其中两个向前方开口,两个向后方开口,下部对称设有四个栓绳孔(未图示出来)。两个向前方开口的长孔和两个向后方开口的长孔分别两两相交成喇叭形。伞盘1一般设计成为圆盘形,且采用两半对折形结构,其开口侧朝上。伞盘1可用塑料或胶木等软性材料制作,为能同时兼顾平形、弧形和拱形三种车顶,整个盘体可设计成直径约35cm,高约30cm的圆盘形结构件。为避免对车顶外壳造成损伤,还可在伞盘的底部粘贴一层厚柔性垫。
四根伞杆2分别安装在伞盘的四个横向长孔内,两根成喇叭形向前延伸,两根成喇叭形向后延伸。伞杆可用中空的铝管制作,以减轻重量,每根长约100cm,视具体车身的长度和后备箱的宽度酌定。伞杆2也可以采用伸缩杆或折叠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祥,未经孙国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9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