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自救滑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9767.1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90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自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高层建筑的住房、办公楼、高空作业以及飞机上降人所运用的高空自救滑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大中城市越来越多,但是,对于的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在遇到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飞机事故无法着落时,如何安全、快速地从高层向地面逃生仍是一个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现有有些人设计了一些逃生装置,如专利号200620013135.2设计的一种高空逃生自救器,包括绕缆轴、回缆轴、绕缆、发电主动齿轮、制动盘、电磁铁、发电从动齿轮、发电机、回缆主动齿轮、回缆从动齿轮、手柄、缆绳和壳体。绕缆轴、回缆轴分别通过轴承、轴承装在壳体上。虽然具有便利的自救方式,只需安全的挂钩固定在适用场所即可,但是以上存在有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并且需要电动力的能源问题,并使用不广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高空自救滑袋,有效解决了现有逃生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层自救滑袋,由高磨擦系数耐磨布制成的布套结合阻燃绳制套网所组成。所述滑袋具有弹性并呈长圆柱形结构,滑袋的两端为开口并设置有固定装置,在人滑下时,由于重力作用,滑袋呈凹形,滑袋两侧袋壁把人抱在其中,有效防止了人的头部翻到下来。
所述布套缝制在套网内,便于人们滑下。
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两端开口下端,并装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使用范围及适用对象广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空防滑自救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空防滑自救袋的使用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图2,一种高层自救滑袋,由高磨擦系数耐磨布制成的布套3结合阻燃绳制套网1所组成。所述滑袋具有弹性并呈长圆柱形结构,滑袋的两端为开口并设置有固定装置2,在人滑下时,由于重力作用,滑袋呈凹形,滑袋两侧袋壁把人抱在其中,有效防止了人的头部翻到下来。布套缝制在套网内,便于人们滑下。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两端开口下端,并装有挂钩,可以挂在高层建筑或地面上。
对于的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或飞机上的旅客,在遇到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飞机事故无法着落时,就可以把自救滑袋的一端挂置在高建筑物的梁干或飞机上,另一端置于地面,人滑下时由于重力致使自救滑袋呈凹形把人抱在其中,阻挡了重力作用的快速滑行,缓行下滑到底为止,避免了滑到地面造成的伤害。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携带和应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9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