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8073.6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良;赵冬一;胡淑慧;尹雁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00 | 分类号: | H0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适用于高电压用复合绝缘子领域,属于绝缘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以其强度高、重量轻,无零值,污闪电压高,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越来越被电力部门青睐。而且复合绝缘子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单,建厂投资少,能耗低,是一种节能产品,可以节省施工和维护费用,减少大面积污闪事故,其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伞套是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部分,其作用是使复合绝缘子具有足够高的防湿闪和污闪的外绝缘性能,以及保护芯棒免遭外部大气的浸袭,伞套常年暴露在户外大气中,经受日晒、雨淋、酷暑、严寒等各种恶劣气候条件,承受飞尘、盐碱及海污等自然和工业污染,在脏污潮湿条件下可能遭受火花放电或局部电弧的烧蚀,其伞形结构直接影响绝缘子电气性能。
当前复合绝缘子的伞形,基本上是按照瓷绝缘子的等径伞和大—小伞形结构进行设计,在淋雨和覆冰及鸟粪等其它液态污染物情况下,容易发生桥接,从而造成绝缘短路,使绝缘子的电气性能下降,导致闪络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污闪能力强,可避免伞间桥接的复合绝缘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绝缘子,包括大伞套、小伞套、芯棒,大伞套和小伞套设于芯棒外,其特征在于,两个大伞套之间设有两个小伞套,在两个小伞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伞套。
所述的大伞套的直径为175mm~185mm,所述的中伞套的直径为145mm~155mm,所述的小伞套的直径为115mm~125mm,所述的大伞套、小伞套和中伞套的上倾角为8°~12°,其下倾角为4°~6°,材料为高温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小—中—小—大交替开放的高温硅橡胶伞套,完全符合JB/T 8737-1999《高压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道则》中对伞套形状尺寸的规定,并利用中、小伞直径小于大伞直径,来加长伞间距,以避免伞间的桥接。同时由于高温硅橡胶具有独特的憎水性和憎水性迁移性能,即使在污秽受潮情况下,随着憎水性的迁移,使污层也具有了憎水性,使污层不易受潮,并且水珠相互分离,形不成连续的水膜,沿面泄漏电流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从而提高了绝缘子的电气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可避免伞间的桥接;
2.电气性能优异,抗污闪能力强;
3.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能优异;
4.耐老化性能好,适用于高原地区;
5.密封优良,运行安全可靠;
6.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运输方便;
7.不易破碎,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震性能;
8.自洁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复合绝缘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复合绝缘子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由大伞套1、小伞套2、中伞套3和芯棒4组成。
大伞套1、小伞套2和中伞套3粘接在芯棒4外,两个大伞套1之间粘接两个小伞套2,在两个小伞套2之间粘接一个中伞套3。所述的大伞套1直径为180mm,中伞套3的直径为150mm,小伞套2的直径为120mm,所述的大伞套1、小伞套2和中伞套3的上倾角5为10°,其下倾角6为5°,材料为高温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伞间的桥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8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