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温眼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8017.2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6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柴岗;邱培琼;郭妤;张艳;葛巍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A61F13/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1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面部美容手术后的降温眼贴。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面部美容手术术后伤口包扎和冷敷的常规技术为:(1)纱布绑带外敷料蒙眼睛24小时;(2)冰块袋、置冰箱中的液体软包装袋、医用明胶冰袋用于冰敷。常规技术的缺点为:外观臃肿,手术后不能视物,影响患者日常行动;不能掌控温度,易引起冻伤;位置不固定;接触不服帖;冰袋渗水可能浸湿伤口,可能导致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面部美容手术后的降温眼贴。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温眼贴,至少包括给药部和降温部,给药部与降温部复合在一起;其中,给药部与降温部的边缘通过工业胶水粘附在一起,给药部的内层创口处为条形外科敷料,弧度沿眼袋切口设计,同时其下睑处为降温部,降温部为新月形可粘附性的降温凝胶材料,达到减少出血、消肿止痛的目的;给药部的外表面由透气好的常规外用胶布与敷料相连接,同时其两端延长可固定敷料在眼睑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利用激光扫描仪和CT采集就诊者面部数据(包括手术前及手术后),从面部激光扫描和CT数据库中总结大中小不同种面部形态及肿胀范围,用计算机软件设计眼贴的面积、大小、形状,并拉伸为平面数据,结合临床,设计适合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温眼贴的积极效果是:
(1)能掌控温度;
(2)良好的贴附性利于有效的冰敷;
(3)保持伤口的干燥,使用方便;
(4)轻盈的外观,方便手术后视物,易于患者选择接受;
(5)可进行个性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温眼贴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为:1、给药部,2、降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提供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一种降温眼贴,至少包括给药部1和降温部2,给药部与降温部复合在一起,其中,给药部的内层创口处为条形外科敷料,弧度沿眼袋切口设计,同时下睑处为降温部,降温部为新月形可粘附性的降温凝胶材料,达到减少出血、消肿止痛的目的。医用降温敷料组成:条形敷料组成:为外科无菌抗炎轻薄型医用材料,宽约0.5cm,遮盖切口部分,沿下眼睑弧形设计,两端延续为长约1cm的粘性胶布;下边缘与降温凝胶延续;下睑部降温凝胶材料:新月形设计,材质为新型降温凝胶材料,接触面有粘附性,与面部贴附性良好。
数字化设计不同型号大小、形状:采集数据依据激光扫描与CT的面部数据,参考面部血管分布解剖及范围,结合临床肿胀情况,适当扩大,软件拉伸,提供平面数据。
根据软件设计可提供如下型号:(1)大型:条形敷料长度为8.5cm,宽约0.5cm,降温凝胶为新月形纵行最宽处为3cm,适于男性或面型较大的女性患者眼袋整复手术后冰敷;(2)中型:条形敷料长度为8cm,宽约0.4cm,下面新月形降温凝胶纵行最宽为2.8cm,适于面型中等的女性或面型较小的男性患者;(3)小型:条形敷料长度为7.5cm,宽约0.4cm,新月形降温凝胶的纵行最宽为2.6cm,适于面型较小的女性患者。厚度设计分两种:厚型:厚约2.5-3mm;薄型:厚约2-2.5mm;据出血情况选择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8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