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符合I2C协议的I/O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7923.0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褚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映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03 | 分类号: | H03K19/003;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炜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符合 i2c 协议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符合I2C协议的I/O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I2C协议中Fast-mode和Hs-mode的需求,一般电路中均采用了active pull-up模块,用来缩短总线信号(BUS signal)的rising/falling time。
由图1可见:其中P4和P1内自然生成的二极管(diode)共同对悬空浮接的N-WELL(floating n-well)的电压幅值进行偏置,N1,N2,N3为级联的耐高压结构(如果芯片外VDDA大于片内的VDD),其他电路在参考文献:[1]M.Pelgromand E.Dijkmans,“A 3/5V compatible I/O buffer”,IEEE J.Solid-StatCircuits,Vol.30,pp.823-825,July 1995以及[2]Ming-Dou,Ker,“Design of 2.5v/5vmixed-voltage CMO S I/O buffer with only thin oxide device and dynamic n-wellbias circuit”.Circuit and system中均有详细简述。
为了适应I2C协议中Fast-mode和Hs-mode的需求,一般电路中均采用了active pull-up模块,用来缩短总线信号(BUS signal)的rising/falling time。
P1即为active pull-up模块核心,这是一个驱动能力较大的PMOS,在总线信号由低电平升到高电平的过程中,对负载电容Cb提供额外的充电电流,以弥补上拉电阻Rpull-up的不足。但正是由于P1的驱动能力较强,所以在某些时刻需要彻底关断P1,例如I/O在“从模式”(slave mode)作为接收模块(receiver)的时刻,还例如I/O在“主模式”(master mode)作为发送模块(transmitter)时,已经将总线信号升至高电平的时刻,如果不能彻底关断P1,会产生Leakagecurrent。
为了使P1在需要的时刻关断或者打开,可以对P1的Vgs进行控制,由于P1的source一般均接在固定电位,所以可以控制P1的gate电位。
图1中由两路控制P1的gate电位,一路是由P0控制,另一路是由P3,N4,N5控制,具体原理可参考[2]。这种控制方式虽然可以在“从模式”(slave mode)作为接收模块(receiver)的时刻彻底关断P1,但是在“主模式”(master mode)作为发送模块(transmitter)时,已经将总线信号升至高电平的时刻却不能关断P1,必然将导致Leakage current的产生。
不仅图1中的结构有这样的问题,其他一些类似的专利,例如美国专利号6,060,906,也有这样的问题。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此时P1的gate电压为低电平“0”。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符合I2C协议的I/O电路,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PAD信号、第零PMOS管、第一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一斯密特触发器;还包括:一个第十一NMOS管、第二斯密特触发器;所述的第十一NMOS管的漏极接PAD信号、第十一NMOS管的源极接第二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第二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OEN、Dout信号相接;第十一NMOS管的栅极接固定的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得active pull-up的开启和关断时刻能够自适应得调节,既避免了active pull-up模块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刻仍然工作(这会浪费电流,增加功耗),又能够使active pull-up模块能够将总线信号的电压幅值提升至最高值时才关断(能大大降低了总线信号的rising/fallingtime,适合Hs-mode较高的传输速率以及负载较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符合I2C协议的I/O电路;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3是采用现有技术电路的BUS负载变化时脉冲控制信号的变化曲线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的BUS负载变化时脉冲控制信号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映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矽映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