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ATV综合接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57755.5 | 申请日: | 200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7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润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0 | 分类号: | H04N7/10;H04N7/173;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景宜 |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atv 综合 接入 系统 | ||
1、CATV综合接入系统,该系统包括头端网络控制器和用户终端两种设备,两种设备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头端网络控制器与无源光通信系统连接,用户终端和机顶盒、PC机或家庭交换机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中的头端网络控制器其结构包括以太网接口、同轴电缆接口、以太网PHY芯片、网络处理器、Flash闪存、SDRAM内存、MoCA NC处理器和变频芯片;网络处理器分别与以太网PHY芯片、flash、SDRAM内存以及MoCA NC处理器相连接;MoCA NC处理器还与变频芯片连接,并通过同轴电缆接口与同轴电缆线连接;以太网接口直接与以太网PHY芯片通过以太网接口与网线连接;
所述系统中的用户终端其结构包括以太网接口、同轴电缆接口、以太网PHY芯片、主控芯片、Flash闪存、MoCA NC处理器和变频芯片;主控芯片分别与以太网PHY芯片、flash以及MoCANC处理器相连接;MoCANC处理器还与变频芯片连接,并通过同轴电缆接口与同轴电缆线连接;以太网接口直接与以太网PHY芯片通过以太网接口与网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CATV综合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头端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采用TDMA的方式实现比例为1:31;头端设备与接入网系统相连,终端设备与数字电视机顶盒或数字电视机相连,中间采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CATV综合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在头端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都采用Entropic公司的芯片,其中前端处理器为EN3211和EN1011,客户接入终端采用EN3230和EN1010作为核心芯片;通过以太网的方式与外部设备互联;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 2.6.15内核。
4、根据权利要求1的CATV综合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NC与CPE通过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同轴电缆系统实现点对多点数据通信,NC作为网络控制器,部署在楼道或设备箱中,与各CPE之间实现高速数据通信,并协调各CPE数据通信、带宽管理;整个系统采用MoCA技术,与MoCA标准兼容;CPE作为用户终端设备,可安装在用户家中任何一个有线电视接口上,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通信终端与NC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并接受NC的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的CATV综合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可以采用EPON+MoCA机顶盒点播+宽带接入的方式,在光节点处系统头端NC与GEPON系统的ONU相连,同轴电缆输出的双向数据信号通过双工器与光站输出的广播信号混合,在同轴电缆系统中传输,在用户终端处,CPE连接到同轴电缆系统中,与系统头端NC进行数据通信,并将数据以以太网的形式连接到交换机,通过交换机分别与机顶盒和PC连接,同时实现机顶盒双向视频点播和PC宽带接入上网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的CATV综合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可以采用EPON+MoCA宽带接入的方式,在光节点处系统头端NC与GEPON系统的ONU相连,同轴电缆输出的双向数据信号通过双工器与光站输出的广播信号混合,在同轴电缆系统中传输,在用户终端处,CPE连接到同轴电缆系统中,与系统头端NC进行数据通信,并将数据以以太网的PC连接,实现PC宽带接入上网的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1的CATV综合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可以采用EPON+MoCA机顶盒点播的方式,在光节点处系统头端NC与GEPON系统的ONU相连,同轴电缆输出的双向数据信号通过双工器与光站输出的广播信号混合,在同轴电缆系统中传输,在用户终端处,CPE连接到同轴电缆系统中,与系统头端NC进行数据通信,并将数据以以太网的形式连接到机顶盒,实现机顶盒双向视频点播以及其他双向增值业务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润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润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7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