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粉针剂药瓶分拣的自动剔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57636.X | 申请日: | 200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万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巍 |
| 地址: | 2000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针剂 药瓶 分拣 自动 剔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制剂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针剂药瓶分拣的自动剔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药品的生产流水线中,成品的生产需要经过洗瓶、分装、轧盖、目检、包装等多个流程,对于合格的药品生产来讲,要求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检工作。目前很多药厂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方式来进行质检工作。这种人工方式质检,由于操作者的疲劳度、责任心、经验等主观因素以及非人力客观因素(生产速度等)的制约,往往还会有少量的漏检不合格产品出现。这些不合格产品如流入市场会造成药品质量问题,还会危害病人安全。为了更进一步严格控制药品品质,采用自动检测技术完善或代替人工检测方式,在最大范围内极大减少或者杜绝上述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也称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是一项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在线识别检测,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应用技术。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视觉检测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取代人工视觉,用于检测、识别的各种场合,特别是高速、大批量、连续自动化生产中的质量检查、对象辨识和尺寸测量等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
基于机器视觉的药瓶质量检测系统一般采用CCD(电荷藕合器)或CMOS(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摄取被检测对象的图像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用计算机对图像数字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各种目标图像特征值,并由此实现模式识别、产品分类等功能。
其中自动化分拣装置是自动化检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比较接触式剔除而言,无接触式的剔除不合格产品能最大程度实现不合格产品的再利用,减少企业成本,另外,还能在不影响高速生产的过程中对不合格产品有效的剔除,防止流向市场,确保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通过光电传感和微控制技术设计药品分拣的自动剔除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粉针剂药品分拣的自动剔除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
所述控制单元由光电传感器和微处理控制器组成;其中微处理控制器由外部控制信号接收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和微控制芯片组成。所述执行单元由调压阀、压缩空气、电磁阀和剔除气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单元采用智能微处理器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计算药瓶的位置,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时间;执行单元根据控制单元的信息,通过调压阀、压缩空气的作用,使气管瞬间释放高压气流从而达到无接触剔除玻璃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如下:
1、外部输入输出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外部指令,触发微控制芯片第一中断。微控制芯片进入准备剔除状态。
2、光电传感器被药瓶触发发送信号到光电信号接收电路,经过滤波整形,触发微控制芯片第二中断。微控制芯片输出触发信号给电磁阀驱动电路。微控制芯片处于激活状态。
3、微控制芯片采用采用频率由快变慢再变快的PWM方式驱动电磁阀的驱动电路,频率电磁阀以同样的频率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开启电磁阀,微控芯片处于保持状态。
4、然后关闭控制信号,从而关闭电磁阀,完成一次剔除控制动作。微控制芯片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执行单元的调压阀控制压缩空气压力,压力的大小需确保不合格的药瓶被推倒,同时又不影响相邻的药瓶为原则;电磁阀用于控制压缩空气是否通过,开启状态下压缩空气可以从气管流出,从而吹倒药瓶;所述的气能放出合适的气流吹倒药瓶。
所述调压阀采用AIRTAG2000系列0.6-10Kg调压阀,所述电磁阀采用SMC的VCA21-5-02高速电磁阀。
所述剔除气管是能够准确剔除药瓶的关键,由于粉针剂玻璃药瓶1的大小(高度50mm,底部直径18mm,颈部直径12mm),如果气管厚度太薄,气流容易偏离垂直于药瓶高度方向。为了保证气流于玻璃药瓶竖直方向垂直,气管管壁厚度3mm至5mm。同时,由于粉针剂玻璃药瓶总量轻(50克),为了保证玻璃瓶在剔除过程中侧翻离开生产线,气孔分布位置必须在气管中心高度以上的部位,并设计成上下两个气孔,其中,上气孔分布在对应于玻璃药瓶竖直方向中心(距离玻璃瓶底部25mm至30mm位置),实现垂直方向的推力,下气孔分布在对应于玻璃药瓶颈部(距离玻璃瓶底部40mm至45mm位置),以实现外侧翻滚的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6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