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撑杆的挑臂箱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7511.7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松;卢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撑杆 挑臂箱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桥梁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撑杆的挑臂箱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以及城市道路桥梁设计中,具有大挑臂的箱梁结构是经常采用的上部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得减小上部结构体量,并相应得减小下部结构体量,减少对土地和空间的占用,使梁体景观效果更加纤细,更具有结构的力度美。并且,由于大挑臂的存在,梁体侧面基本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可以减少温差对于结构内力产生的影响。
但若挑臂过大或者挑臂部分荷载较重,为了满足受力的需要,挑臂根部结构高度需要加大或者采用肋式结构,这两种设计形式都增加了结构体量和自重,桥梁景观和经济性都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带撑杆的挑臂箱梁结构,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挑梁的设计形式都增加了结构体量和自重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撑杆的挑臂箱梁结构,它主要包括挑臂和与挑臂相连的腹板,挑臂与腹板之间形成箱梁,其特征在于:挑臂与腹板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斜撑杆。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带撑杆的挑臂箱梁结构,在传统大挑臂箱梁挑臂和腹板之间设置钢结构斜撑杆,斜撑杆一般采用圆形截面,直径0.2~0.4m,壁厚10mm~16mm。这种设计使箱梁顶板横向受力由双悬臂模式转变为四点支撑模式,有效得减小了箱梁顶板横向内力,增加了箱梁横向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挑臂1和与挑臂相连的腹板2,挑臂与腹板之间形成箱梁,其特征在于:挑臂与腹板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斜撑杆3。箱梁内设有横隔板,斜撑杆的位置与横隔板的位置相对应。斜撑杆为钢结构,其截面为圆形,斜撑杆的直径为0.2—0.4m,斜撑杆的壁厚为10—16mm。斜撑杆与腹板之间的连接点与腹板底部的距离为0.3~0.5m,斜撑杆与挑臂之间的连接点与挑臂边缘的距离为0.2-0.4m。
在实施中,斜撑杆为钢结构,其截面为圆形,斜撑杆的直径为0.4m,斜撑杆的壁厚为15mm。斜撑杆与箱梁挑臂的交点应注意与挑臂边缘离开0.2m,避免与栏杆或者防撞栏杆相应构造发生矛盾;斜撑杆与箱梁腹板的交点宜尽量接近箱梁底板,斜撑杆与腹板之间的连接点与腹板底部的距离为0.3m,避免在箱梁腹板中产生额外的内力;若箱梁内设置横隔板,斜撑杆布置位置宜与横隔板位置相对应,若箱梁内无横隔板,则斜撑杆间距由考虑撑杆尺寸、间距等因素的多方案比选确定;斜撑杆可以与箱梁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完成,也可根据荷载布置情况远期实施,近期仅需实施与箱梁挑臂及腹板的接头构造即可;钢结构斜撑杆体量较小,通透性较好,不会对箱梁整体景观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按照一定间距布置的斜向撑杆将会增加结构的韵律美。
这种带斜撑杆的挑臂箱梁结构为大挑臂箱梁的横向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今后类似的挑臂较大或挑臂荷载较重箱梁结构的设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校正图像的色差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能选择不同宾果池的宾果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