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胆前级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7438.3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9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玉渝 |
主分类号: | H03F3/22 | 分类号: | H03F3/22;H03F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042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前级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响设备,具体为音响设备里的前级放大器。
背景技术
音响设备中具有前级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人们对音响设备音的响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升音响效果的主要措施是对后级放大器进行改进。音响效果要求高的音响设备在后级放大器里采用电子管。这种在后级放大器里采用电子管提高音响效果的方法已经是从事音响设备设计的工作人员的公知方法。
在后级放大器中采用电子管可以提高音响效果,是因为电子管较晶体管放大器输出电阻更低、更容易引入反馈、保真效果更好。
现在高品质音响设备的制造工艺复杂,因此价格也居高不下。优秀设计人员经过对音响近百年的深入研究,使制造音响设备的技术已经近于完全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音响设备的设计再做出突出的改进已经非常困难。
现在的高品质音响设备的价格无法让一般使用者接受。另外即使是高品质音响设备的音响效果也无法让音响设备爱好者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音响设备的胆前级放大器,可以改善音色、增加动态、较小失真、较少杂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胆前级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胆前级放大器包括电子管、变压器;所述的电子管具有屏级、抑制栅极、帘栅极、栅极、阴极,所述的栅极连接信号源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的变压器的输入侧具有中心抽头、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入正电压,所述的电源输出端接电子管的屏极,所述的中心抽头接电子管的帘栅极;所述的变压器的输出侧具有接地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的输出端与电子管的抑制栅极和阴极信号连接。
所述抑制栅极和阴极并联后串接电阻,经电阻连接变压器输出侧的信号输出端。
所述输出侧的信号输出端与接地端经电阻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大胆地在前级放大器中使用了电子管作为放大器。由音响设备设计人员所习惯的在后级放大器对信号进行优化处理,改为在前级放大器对信号进行优化处理。
信号到达后级放大器时已经经过了初步放大,所以容易引入反馈和进行处理,这是以往在后级放大器对信号进行优化处理的原因之一。
但是前级放大过程中造成的信号失真、杂音等因素,在后级放大中无论再怎样处理都无法完全消除。最好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在前级放大器中事先对信号优化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消除前级放大中的信号失真和杂音,从而为后级放大器彻底的消除失真和杂音奠定基础。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子管作为放大器,减小了输出电阻;合理引入了多项反馈,改善了变压器磁饱和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胆前级放大器包括变压器1、电子管2;电子管2具有屏级21、抑制栅极22、帘栅极23、栅极24、阴极25,栅极24连接信号源,是信号输入端。采用电子管而不采用晶体管进行信号放大,是因为电子管较晶体管具有更小的输出电阻、更容易引入反馈等优点。
变压器1的输入侧具有中心抽头12、电源输入端13和电源输出端11,电源输入端13接入正电压,电源输出端11接电子管的2屏极21,中心抽头12接电子管2的帘栅极23;变压器1的输出侧具有接地端15和信号输出端14,接地端15接地。信号输出端14与抑制栅极22和阴极15通过电阻3连接。
信号输出端14与接地端15经电阻4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玉渝,未经沈玉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耗遥控开关
- 下一篇:降低开关模式电源待机功耗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