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纱线和织物自锁及可调压力组合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7086.1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2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杜赵群;于伟东;王超辉;余晔;陈蕾;杨颖;时蕾;罗佳琪;刘泠杉;于小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织物 可调 压力 组合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纱线与织物强伸仪的夹持器,尤其是一种夹持器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夹持器是纱线与织物强伸仪、弯曲仪等试验仪器上的关键部件,其有效握持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目前国内强伸仪和弯曲仪采用的夹持方式多为气动式、手动式和偏心凸轮式等三种方式。启动式采用气泵实施气压推动夹头夹持试样,握持均匀,若试样滑移变形变薄,则夹头会自动推进夹紧试样实施自锁,但夹持力在自锁过程中难以自增,且耗能、成本高、占地面积拓展,难以满足目前提倡的节能降耗政策;手动式夹持包括固定夹头和可移动夹头,通过手动旋转螺杆推动移动夹头靠近固定夹头实施试验夹持,可一次施加足够大夹持力夹紧试样,但夹持压力不可知,若试样发生滑移变形变薄,夹持器无法自动推进夹持试样,试样会一直滑移而滑脱,且压力过大对试样夹持处变形较大导致测试结果的无效;偏心凸轮式常采用一对偏心凸轮实施试样夹持,握持有效,且随着试样拉伸,夹持愈紧实现自锁,能有效防止滑移,然在弯曲性能试验时,由于该试验对边界条件要求较高,则难以获得边界接触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和织物自锁及可调压力组合夹具,可对纱线、绳、织物、膜、片状物等实施压力可调与自锁的组合夹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线和织物自锁及可调压力组合夹具,包括自锁夹头,其特点是:该夹具还包括可调压力夹头,压力控制机构,可调压力夹头由压缩块、刚性杆、夹头构成,夹头与压缩块通过刚性杆固定连接,并通过压缩块压缩实施夹紧和松开试样;压力控制机构由弹簧、支撑块和螺栓构成,其中,弹簧置于可调压力夹头与支撑块之间,支撑块后面连接安装在固定梁上的螺栓。
自锁夹头由垫片、偏心凸轮、夹头和垫片构成,夹头两边设有偏心凸轮,在水平固定梁与夹头之间的偏心凸轮上套有垫片,夹头与固定梁之间设有垫片。
自锁夹头的自锁距离为0-2mm。弹簧的弹力可调范围为0-5kg。
固定梁上设有螺孔、内螺纹和槽,螺孔与螺栓紧密衔接。
水平固定梁内设有可插入和固定自锁夹头的圆孔、便于支撑块和夹头移动的滑槽,便于十字螺钉插入与固定梁和固定梁紧密固紧的螺孔。
固定梁内设有便于刚性杆插入的圆柱孔、可供十字螺钉旋入的内螺纹和便于水平固定梁插入的槽,并通过十字螺钉和水平固定梁紧密固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控制机构实施弹簧的变形定量,控制夹头施加的压力;自锁夹头基于偏心凸轮与夹头的装配,试样滑移夹头顺着试样滑移方向移动,带动偏心凸轮旋转并推动夹头夹紧试样,实现试样夹持自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可调压力夹头与自锁夹头形成组合夹具,能紧紧握持试样,防止滑移。
b.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压力夹头可定量控制夹头夹持的压力,并可知,可分析试样滑移与施加夹持力之间的关系。
c.本实用新型通过自锁夹头,实施试样滑移时夹头自动夹紧试样,并自动增加压力,具有智能化功能。
d.本实用新型夹具机构简单、结构精巧、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纱线与织物强伸仪上夹持试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平固定梁4俯视图;
图3是固定梁3右视图;
图4是固定梁6左视图;
图5是偏心凸轮52与夹头53装配主视图;
图6是偏心凸轮52与夹头53装配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可调压力夹头1、压力控制机构2、固定梁3、水平固定梁4、自锁夹头5、固定梁6和十字螺钉7组成。可调压力夹头1与自锁夹头5构成一对组合夹具,可有效夹持纱线和织物。其基本结构和原理是:
a.可调压力夹头1由压缩块11、刚性杆12、夹头13和垫片14构成,夹头13与压缩块11通过刚性杆12刚性连接,并通过压缩块11压缩实施夹紧和松开试样。
b.压力控制机构2由弹簧21、支撑块22和螺栓23构成,弹簧21与支撑块22采用刚性连接,与夹头13也为刚性连接。螺栓23转动可控制支撑块22的位置,进而调解弹簧21的变形量,实施弹簧21的弹力可调范围为0-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压缩机油路总成
- 下一篇:多功能旋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