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辐射管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6065.8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20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涂卫国;庄国伟;王福凯;杜军;余凯;胡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与机械行业的工业炉,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铁行业带钢处理线保护气氛立式炉、卧式炉以及机械行业真空炉的辐射管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辐射管加热装置用于保护气氛炉或真空炉并提供热源。参看图1和图2,现有的这类工业炉大多采用W型或U型辐射管加热装置,其由助燃空气进气管1、助燃空气节气阀2、助燃空气预热器3、助燃空气/热波纹管4、燃烧器系统5、W型或U型管子6、安装盖板7组成,以上组件通过法兰、螺纹或焊接连接。燃烧气体在W型或U型管子6内一边混合一边燃烧,通过对流和辐射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管子,再由管子传递到炉膛。燃烧气体通过助燃空气预热器3时预热助燃空气,随后流出辐射管加热装置。图2中,标号21为燃烧器燃气入口,22为废气排出方向。
这种加热装置在管子的流程上存在有温度差,流程后段往往比前段温度低几十度到上百度,影响了炉膛温度的均匀性和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辐射管加热装置,它解决了传统的辐射管加热装置在管子的流程上存有温度差进而影响炉膛温度均匀性和传热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辐射管加热装置,它包括助燃空气进气管、助燃空气节气阀、助燃空气预热器、助燃空气/热波纹管、燃烧器系统、W型或U型管子以及安装盖板,各组件通过法兰、螺纹或焊接连接,所述W型或U型管子的后段行程中增设有插入件。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管加热装置是在W型或U型管子的四行程或U型管子的二行程中增设插入件,插入件形状为一字形、十字形或一字形扭曲带。插入件由高发射率耐热材料制成。插入件还可以采用耐热钢、碳化硅、普碳钢渗铝、普碳钢渗铬等材料。插入件安装简便,安装时将插入件插入即可。
由于传统的辐射管加热装置仅为燃气对管壁辐射,气体辐射能力低,通过在W型或U型管子内增设插入件,形成了插入件的间接辐射传热,提高了对管子的综合传热系数,使管子外壁温度得到提高,改善了管子外壁的温度均匀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辐射管加热装置,有利于对现有的传统设备进行改造,由于适用的工业炉范围广、数量多,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辐射管加热装置主视图。
图2是按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图3加热装置的W型或U型管子的后段行程中所增设的一字形插入件视图。
图5是按图4所示的左视图。
图6是在图3加热装置的W型或U型管子的后段行程中所增设的十字形插入件视图。
图7是按图6所示的左视图。
图8是在图3加热装置的W型或U型管子的后段行程中所增设的一字形扭曲带插入件视图。
图9是按图8所示的左视图。
图中标号:1是助燃空气进气管,2是助燃空气节气阀,3是助燃空气预热器,4是助燃空气/热波纹管,5是燃烧器系统,6是W型或U型管子,7是安装盖板,8是插入件,9是助燃空气流向,10是助燃空气入口,11是燃烧气体流向在第一行程,12是燃烧气体流向在第二行程,13是燃烧气体流向在第三行程,14是燃烧气体流向在第四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加热装置装有助燃空气进气管1、助燃空气节气阀2、助燃空气预热器3、助燃空气/热波纹管4、燃烧器系统5、W型或U型管子6以及安装盖板7,各组件通过法兰、螺纹或焊接连接。
在W型或U型管子6的后段行程中增设插入件8。当W型或U型管子6为四行程时,插入件8插入管子的后段行程中。当为U型管子的二行程时,插入件8插入管子的后段行程中。
参看图4和图5,插入件8为一字形插入件,其形状呈“一字”形。
参看图6和图7,插入件8为十字形插入件,其形状呈“十字”形。
参看图8和图9,插入件8为一字形扭曲带插入件,其形状呈“一字”形,并呈扭曲带状。当采用一字形扭曲带插入件时,其扭曲比即扭曲节距与带宽之比,在1~4.5范围内效果最佳。
插入件8可由金属制成,金属插入件8的表面有经耐高温处理的高发射率涂层材料或镀层材料或渗层材料。由高发射率耐热材料制成的插入件8,其形状可采用“一字”形、“十字”形、“一字”形扭曲带等形式。
插入件8也可由碳化硅材料制成。当采用碳化硅材料的一字形扭曲带插入件时,其扭曲比即扭曲节距与带宽之比,在1~4.5范围内。
插入件8还可以采用耐热钢、普碳钢渗铝、普碳钢渗铬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提醒搜索词来生成热门主题
- 下一篇:具有多个电动机的电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