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剪切机的支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5446.4 | 申请日: | 2008-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9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谷开峰;张光星;赵卫斌;金益;周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19/04 | 分类号: | B23D19/04;B23D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剪切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圆盘式剪切机的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圆盘式剪切机,简称圆盘剪,其几乎在所有带钢处理线上均被使用,这种剪切机的上下剪刃是圆盘状的,常规的圆盘剪的结构见图1。剪切时,圆盘剪以相等于轧件的运动速度做圆周运动,形成了一对无端点剪刀,用来纵向剪切运动的板材。一般情况下,处理线上处理的带钢规格、强度等级均有很多种,众所周知,强度等级高的钢种比所谓的软钢更容易剪切,剪切的质量也更容易保证。微合金化超深冲(IF)钢也称为无间隙原子钢,由于IF钢没有间隙原子,因此具有优异的深冲性能和非时效性,在以汽车(尤其是轿车)工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汽车极深冲级(EDDQ)和超深冲级(SEDQQ)冲压件(轿车覆盖件)的生产。应用实践中要求IF钢钢板性能高度稳定,性能参数分散布度小,屈强比低,r值及n值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冶金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汽车工业的发展,IF钢得到了迅速发展。以IF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深冲热镀锌IF钢板、深冲高强度烘烤硬化板等系列,已形成了第三代汽车冲压钢板。IF钢的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汽车钢板的标志,降低生产成本并开发出物美价廉的品种是目前IF钢研究和生产趋势。但是我们知道,IF钢的剪切性能是比较差的,剪切难度很大,容易产生边部毛刺缺陷,毛刺在轧制时被放大产生边裂,容易引起断带等问题。很多制造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从增加刀头的刚度出发、有的从提高控制圆盘剪的侧间隙、重叠量的精度出发来提高剪切质量。也有的如三菱重工在圆盘剪后面增加去毛刺机来弥补剪切产生的缺陷。但从使用的效果来看,效果均不明显,特别是去毛刺机设备投入巨大,每年的维护成本也很高,效果还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剪切机的支承装置,置于剪切机上剪刃的下方,解决带钢剪切时由于刚度不够而下塌的问题,能方便有效地剪切软带钢,避免产生边部毛刺,保证剪切质量,提高剪切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剪切机的支承装置,一支承辊;一高度调节支撑,设置于支承辊下面,用于调节支承辊的高度;以及一外支撑,与支承辊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承辊包括一辊体,一内圈,一设置在辊体和内圈之间的轴承,以及一背板,与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支撑包括一手动调节支撑和一自动调节支撑,手动调节支撑与支承辊连接,自动调节支撑与手动调节支撑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动调节支撑包括一连接轴,一弹性组件,一手动调节件,连接轴与支承辊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在连接轴和手动调节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弹性体,一外套,一弹性体座,弹性体套在连接轴下端,外套套在连接轴和弹性体外侧,外套下端开口,弹性体座伸入其中,弹性体座下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手动调节件为一螺母,与弹性体座下的外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为一弹性锥套,所述弹性体座为一锥套座。
优选地,所述自动调节支撑包括一编码器,一蜗轮蜗杆副,一驱动蜗轮的齿轮马达;蜗杆的齿轮轴伸入锥套座中。
优选地,所述外支撑为一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承辊背板的侧向伸出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剪切机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动调节支撑还包括一标尺和一指示销,标尺固定在连接轴上,指示销固定在外套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通过销钉与背板的伸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自动调节支撑固定在一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使得软带钢容易剪切,避免了因带钢的边部毛刺引起的断带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支承辊随带钢的运行而转动,不会产生带钢划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2沿B-B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装置A安装在圆盘剪上剪刃B对应的下方,即位于下剪刃一侧。
如图2所示,本装置包括一支承辊1、一高度调节支撑、一外支撑4,高度调节支撑设置于支承辊1下面,用于调节支承辊1的高度,外支撑与支承辊1转动连接。高度调节支撑包括一手动调节支撑2和一自动调节支撑3,自动调节支撑3固定在一底座上(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