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倒翁运动器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5247.3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发和 |
主分类号: | A63B69/34 | 分类号: | A63B6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107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倒翁 运动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尤其是指一种不倒翁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时代发展到今天,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要素。而每天的工作让人们没有多余的时间走进健身房。现有技术中沙袋、木人桩、充气不倒翁特点和缺点如下:沙袋:能摇晃(摆),但现代楼房居家吊挂不方便,悬于水泥横梁(现代楼房都是水泥浇筑),日久磨损,终将损坏房屋。木人桩:打击有实,但必须破坏地面,方能安装,立浅容易松动,倒桩;立深彻底破坏地板(居民楼楼板厚度约为12厘米)。充气不倒翁:能摇晃,也不破坏地面,但打击无力量,强力效果差,无法强力健身。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20083168.5,公开了一种可方便地移动的木人桩健身器材。它包括桩身、桩手、桩脚和基底,所述桩手、桩脚固定于桩身,桩身固定于基底,所述基底为塑料灌水套,其具有进水口,进水口盖上一盖子。但该健身器材不便安装,易倒桩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倒翁运动器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倒翁运动器材,该不倒翁运动器材包括头部、被击打立柱、底座。被击打立柱中设有旋转轴承、轴承支撑杆、承重轴承、上承重盘。轴承支撑杆与被击打立柱同轴,旋转轴承和承重轴承垂直于轴承支撑杆,承重轴承通过金属圆盘固定连接于被击打立柱中。底座中设有抽气孔、下底内心、粘连装置、固定器。固定器上设有升降杆,升降杆外层设有带承重盘升降套,带承重盘升降套与上承重盘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被击打立柱的外层设有打击接触层,打击接触层与被击打立柱间设有橡塑海绵。第一弹簧数量至少三根。第一弹簧数量优选为八根。被击打立柱上部设有一横臂。被击打立柱的顶部设有蜂鸣器、线路板。被击打立柱的底部装有电源,橡塑海绵与被击打立柱间设有打击开关。头部与被击打主体通过第二弹簧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一种不倒翁运动器材,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具有沙袋、木人桩、充气不倒翁各项优点,且很好的克服了沙袋、木人桩、充气不倒翁各自不足之处。因此,本实用新型是沙袋、木人桩、充气不倒翁的替代、更新、升级的健身运动产品。家中只要有了不倒翁运动器材,就等于有了健身房。想运动,随时可以。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健身房、俱乐部、学校、发泄吧等运动、娱乐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中有抽气孔1,底座2,升降杆3,带承重盘升降套4,上承重盘5,承重轴承6,轴承支撑杆7,旋转轴承8,打击接触层10,橡塑海绵11,被击打立柱12,头部14,金属圆盘19,第一弹簧20,升降固定螺丝22,固定器23,下底内心24,粘连装置25,抽气管111。
一种不倒翁运动器材,该不倒翁运动器材包括头部14、被击打立柱12、底座2。被击打立柱12是由铁制作,呈圆柱状形状。被击打立柱12中设有旋转轴承8、轴承支撑杆7、承重轴承6、上承重盘5。轴承支撑杆7与被击打立柱12同轴,旋转轴承8和承重轴承6垂直于轴承支撑杆7,承重轴承6通过金属圆盘19固定连接于被击打立柱12中。旋转轴承8与承重轴承6紧配合套于轴承支撑杆7,并同轴紧配合于被击打立柱12之中,被击打立柱12下端设有一孔道333。所述底座2是由水泥浇筑而成,呈帐篷形状。底座2中设有固定器23,固定器23由铁制作,呈十字架形状。底座2下端凿空为下底内心24,下底内心24侧面设有抽气管111,底座2侧面对应抽气管处设有抽气孔1。所述固定器23上设有升降杆3,升降杆3的上端伸入被击打立柱12下端的孔道333中,并可沿孔道333滑动。升降杆3外层设有带承重盘升降套4,带承重盘升降套4与上承重盘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0,当带承重盘升降套4沿着升降杆3降到底座2上端,将升降固定螺丝22伸入带承重盘升降套4螺牙中,螺紧固定即可。此时,不倒翁运动器材高度为170厘米。当运动者需要不倒翁运动器材高度为175厘米时,松开升降固定螺丝22,将带承重盘升降套4沿着升降杆3上升5个厘米高度,将升降固定螺丝22伸入带承重盘升降套4螺牙中,螺紧固定即可。被击打立柱12的外层设有打击接触层10,打击接触层10与被击打立柱12间设有橡塑海绵11。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带承重盘升降套4与上承重盘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数量至少三根,第一弹簧20数量优选为八根。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安装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发和,未经徐发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体癣及手足癣的药膏
- 下一篇:一种防止油轮漏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