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5114.6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6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F23Q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点火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特别是一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目前已成为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的常规测试仪器。其工作原理是:某金属元素的空心阴极元素灯发出的光谱线,通过待测样品后被吸收,根据吸收值的大小,计算出样品中该金属元素的含量。
由于待测样品需要经过火焰高温燃烧后成为原子化状态,通常的如图1所示:用乙炔作为燃烧气源,在仪器内部用电磁阀1、带喷嘴的气体管路2将乙炔气体分为二路,一路乙炔气用于燃烧样品,另一路乙炔气作为引火的火种,用于引火的乙炔气的出口处放置白金丝3,工作时将白金丝3两端加电压使其发红,从第二路喷出的引火乙炔气立即变成火源并射向用于燃烧样品的第一路乙炔气出口的窄缝6,燃烧样品的乙炔气被点燃,同时切断第二路乙炔气。
上述点火装置结构复杂,且需要电磁阀1、带喷嘴的气体管路2、白金丝3等价格昂贵的元器件,不利于仪器的小型化和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点火装置结构复杂问题的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该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省去了第二路的引火乙炔气、电磁阀1、带喷嘴的气体管路2、白金丝3等高成本元器件,在简化装置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整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成本。
这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主要部件为由两块长方形的板材和一个近似于半球形的腔体复合组成的钛合金燃烧器5,两块板材之间夹有一条窄缝6为燃烧乙炔气的输出端,半球形的腔体下部有一个开口,为燃烧乙炔气的输入端7,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5上表面窄缝6一端的边部有一个小的三角形金属薄片为负电极8,在燃烧器5上表面三角形负电极8的附近有一针形正电极9。
所述的针形正电极9插在燃烧器5放置待测样品的平面上,针形正电极9与燃烧器5接触部分包覆着一层绝缘材料。
所述的负电极8为一置于燃烧器5的上表面的小三角形金属薄片,其竖直高度小于针形正电极9的竖直高度,所述的三角形负电极8尖端与针形正电极9尖端的距离小于等于6mm。
与现有的点火装置相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的突出特点和特点是:装置所需组成部件减少,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电磁阀2、气体管路3、白金丝4、燃烧的样品5、燃烧器6、窄缝7、燃烧乙炔气输入端8、负电极9、针形正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通过在燃烧器5上表面的两个放电电极间加高压脉冲形成电火花实现点火。
这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自动点火的电极装置,主要部件为由两块长方形的板材和一个近似于半球形的腔体复合组成的钛合金燃烧器5,两块板材之间夹有一条窄缝6为燃烧乙炔气的输出端,半球形的腔体有一个开口,为燃烧乙炔气的输入端7,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5上表面窄缝6中有一个小的三角形金属薄片为负电极8,在燃烧器5上表面三角形负电极8的附近有一针形正电极9。
所述的针形正电极9插在燃烧器5放置待测样品的平面上,针形正电极9与燃烧器5接触部分包覆着一层绝缘材料。
所述的负电极8为一置于燃烧器5的上表面的小三角形金属薄片,其竖直高度小于针形正电极9的竖直高度,所述的三角形负电极8尖端与针形正电极9尖端的距离小于等于6mm。
乙炔气从燃烧器5上表面的窄缝6中喷出时,在针形正电极9与三角形负电极8两端加脉冲高压,两个电极之间就会放电点燃从燃烧器5喷出的乙炔气,实现点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