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塞开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4939.6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清;宋冬冬;高源;刘伟;程志华;郝以运;杨富军;刘建康;陈伟刚;颜家元;张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清 |
主分类号: | B67B7/02 | 分类号: | B67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上海市徐汇区梅***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塞 开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塞开启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于2000年9月6日以公告号CN2394893Y公开了“一种瓶塞开启器”的技术方案,该平时开启器主要由手柄和撬刀构成,其撬刀为一“U”形状,在对应被开启瓶塞端处的压板上附有压簧片,压簧片紧固装配于手柄上。该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使用该撬刀时将撬刀的端部插入瓶嘴与塞舌之间,压簧片对开启的瓶塞产生一压紧力,使操作者可以不用直接接触瓶塞,增强了安全性,但在瓶塞取出后,瓶塞的存放成为新的问题,如果存放不当则可能导致瓶塞的污染,进而导致瓶中试剂的污染,特别是在用该开启器开启有剧毒或强腐蚀性的试剂时,瓶塞存放不当极易造成对操作者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开启瓶塞后可安全存放瓶塞的瓶塞开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瓶塞开启器,它包括手柄和撬刀,所述手柄为一盒体,手柄与撬刀之间是活动连接,旋转撬刀就可将撬刀置于手柄之内。所述撬刀由撬刀片和压片组成,撬刀片刀口为“V”形状。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所述瓶塞开启器的手柄为一略大于撬刀的盒体,使用撬刀开启瓶塞后,瓶塞被夹于压片与撬刀片之间,旋转撬刀则可使撬刀与瓶塞都置于手柄之中,这样就解决了瓶塞的存放问题,有效的避免了瓶塞与人体或杂物的接触,既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保证了瓶塞免受污染,同时,所述撬刀的撬刀片,其刀口为“V”形状设计,可用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瓶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塞开启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撬刀刀片刀口内侧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瓶塞开启器由兼做手柄(1)的盒体和撬刀(2)组成,所述撬刀(2)由撬刀片(3)和压片(4)组成。撬刀片(3)上的撬刀刀口(5)为“V”形状,撬刀刀口(5)的内端横截面(6)为一破口形。
使用时,将撬刀刀口(5)插入瓶嘴与舌塞之间,压着压片(4)手柄(1)加力即可将瓶塞取出,这时可转动撬刀(2)使其置于手柄(1)中,这样就可将瓶塞置于手柄(1)之中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清,未经陈永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槽式安全便携骨节图钉
- 下一篇:方便使用的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