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的热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4919.9 | 申请日: | 2008-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施荣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B7/20;F24J3/00;F24H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陈颖洁 |
| 地址: | 2012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水泥 回转 窑筒体 余热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水泥回转窑工作时,筒体表面余热温度正常时约达180℃,一般情况下就这样浪费了,余热不能得到再次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的热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的热水器,包括热水箱,冷水箱,其特征在于回转窑筒体外设有集热器,冷水箱通过水泵与集热器连接,集热器与热水箱连接,热水箱也通过水泵与集热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回转窑筒体的余热作为热源对冷水进行加热,成为满足使用要求的热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节能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集热器的平铺展开图
图4为集热器与回转窑筒体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的热水器,包括热水箱1,冷水箱2,其特征在于回转窑筒体3外设有集热器4,冷水箱2通过水泵5与集热器4连接,集热器4与热水箱1连接,热水箱1也通过水泵5与集热器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集热器设置在回转窑筒体3的上方,通过支架12固定,冷水箱2的输出端与水泵5的输入端连接,水泵5的输出端通过保温管道6与集热器4的输入端连接,集热器4的输入端通过保温管道6与热水箱1的输入端连接,热水箱1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保温管道6与水泵5的输入端连接,热水箱1的另一输出端与出水管7连接。其中集热器4为由A3钢板制成的半圆环形容器,该集热器4的内层10外壁与回转窑筒体3的之间留有5~15cm的间隙,该集热器4内部纵向设有多个隔断8,将该集热器4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9,第一个通道9通过保温管道6与水泵5连接,最后一个通道9通过保温通道6与热水箱1连接。其中部分隔断8与集热器4内层10连接,与集热器4外层11留有间隙,另一部分隔断8与集热器4外层11连接,与集热器内层10留有间隙,与集热器内层10连接的隔断和与集热器外层11连接的隔断依次间隔设置,如一个隔断8与集热器内层10连接,则与其相邻的下一个隔断8与集热器外层11连接,再下一个隔断8又与集热器内层10连接,以次类推,将整个集热器内部分成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9,这样能够保证水停留在集热器1内的时间,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图3集热器的平铺展开图中的隔断8实线部分为与集热器外层11连接的隔断,虚线部分与集热器内层10连接的隔断。
在热水箱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当热水箱1内液位达到设定值时,冷水箱1输出端的阀门关闭,不再加入冷水,由热水箱1内的水回流循环加热。
其工作原理是用水泵把冷水箱中的冷水通过保温管道抽到位于回转窑筒体3中段上方的集热器4,然后通过集热器4的热交换,使水温上升,加热后的水再通过另一保温管道送到热水箱1中,热水箱1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不再加入冷水,热水回流到水泵,再次抽到集热器中,如此循环流动,不断把水加温,成为满足使用要求的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