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平状光纤带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4620.3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荣;唐毓初;谢华;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0161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光纤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光缆。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光纤带光缆基本上都呈圆形,松套管填充式结构形式,由内部缆芯和外护套组成。这是传统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阻水防潮功能,安全可靠,可以用于室外。但缺点明显,直径较大,而且光缆芯数越高直径越大,安装时费时、费力、费物、费空间,不方便经济性又差,不容易弯曲,欠美观,不合人意。也有用于室内的小光缆但其结构和传送量也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直径较小、又能有较大传送量的操作维护方便、可用于室内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包含光纤带、纤维加强件和外护套,外护套主体呈扁平状,外护套中间隔开分为左右相互间不连通两个传送单元,每个传送单元内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光纤带,纤维加强件沿纵向填充于外护套和光纤带之间。
所述的光缆上下平面最好各设置有相对应的分隔槽。每根所述光纤带的芯数可以为4、6、8、10或12。所述的纤维加强件最好是高强度纤维丝,可以为芳纶丝。每个所述的传送单元内平放设置有一条或者叠设有多条光纤带。所述的左、右两个传送单元内的光纤总芯数、带数最好相同。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由于光缆中无油膏,直径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既方便了接续、维护,节省了安装时间和安装费用,同时也能保障光缆的传输质量,又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光缆采用扁平状结构,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更不易扭曲,更好的保护了光纤,由于用在室内,无需抗水防潮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适合室内安装使用的通讯光缆。
而其双传送单元及中间分隔槽的结构也使得在安装需要必须将两个传送单元分离时,能轻易地撕开将两个传送单元分离,操作更为简易、方便。同时保证分离的两段光纤带仍然能有纤维加强件和外护套的保护,使得光纤带传送更加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扁平状光纤带光缆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扁平状光纤带光缆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扁平状光纤带光缆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护套 2.芳纶丝
3.光纤带 4.分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平状光纤带光缆,包含芳纶丝2和外护套1,外护套1主体呈扁平状,由PVC或无卤阻燃材料制成,外护套1中间隔开分为左右相互间不连通两个传送单元,每个传送单元内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光纤带3,所述的芳纶丝2沿纵向敷设于光纤带3周围填充在外护套1和光纤带3之间,左右两个传送单元内的芳纶丝2数量最好相同。所述的光缆上下平面各设置有相对应的分隔槽4,使得需要将光缆两个传送单元分离时,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轻易地撕开,这样分离开的两组光纤始终能有芳纶丝2和外护套1的保护,使得信息传送更加稳定、安全。所述光纤带3的芯数可以为4、6、8、10或12等,每个所述的传送单元内平放设置有一条或者叠设两条光纤带3(也可以是叠设多条光纤带3),每条光纤带3的芯数相同,左、右两个传送单元内的光纤总芯数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平状光纤带光缆也可以不设置分隔槽4如图3所示,结构更为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膜泵的超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小功率无线遥控发射器